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
胃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一种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动物模型.方法采用碘乙酰胺灌胃+改良小平台法.将SPF级30只10d龄雄性SD幼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Ⅰ组、模型Ⅱ组共3组,每组10只,正常组组给予2%蔗糖溶液灌胃(0.2mL/d);模型Ⅰ组、模型Ⅱ组均给予0.1%蔗糖碘乙酰胺蔗糖溶液灌胃(0.2mL/d),连续灌胃6d.出生后第43d,模型Ⅱ组给予改良小平台法处理,每日持续14h,连续14d.检测抓力、胃排空......
作者:吕林;唐旭东;王凤云;黄穗平;王静;陈婷;马祥雪;程正义 刊期: 2017- 08
-
自然衰老大鼠血管老化中细胞骨架的改变及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对自然衰老大鼠胸主动脉及骨架蛋白的影响.方法50只SD雄性大鼠(8~9月龄)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及白藜芦醇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大鼠正常饲养至21月龄;各给药组大鼠分别从18月龄开始药物干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576、1152、2305mg/kg,白藜芦醇组给药剂量为50mg/kg,模型组按体重给予等体积的纯净水,每日1次,连续灌胃......
作者:修成奎;雷燕;王强;景晓杨;姜明 刊期: 2017- 08
-
平冲降逆方对裸鼠人子宫膜异位症模型凋亡及TNF-α、IL-8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平冲降逆方对裸鼠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模型种植灶凋亡、TNF-α、IL-8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BALB/c-nu雌性裸鼠,随机分为两组:EMs源性模型组和非EMs源性模型组,每组24只.EMs源性模型组采用EMs患者的子宫内膜种植模型鼠;非EMs源性模型组采用非EMs患者的子宫内膜种植模型鼠.两组再分别随机分为中药组、阳性药物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8只.分......
作者:梁瑞宁;施旻;占诗艳;陈振;李佩双;孙雪燕 刊期: 2017- 08
-
脾肾阳虚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目的探讨脾肾阳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4周龄雄性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14只和温肾健脾方组14只,采用物理化学刺激共同作用的方法,即全周期(4周)番泻叶灌胃联合2周冰醋酸灌肠+固定器束缚、2周球囊直肠刺激+夹尾刺激制备大鼠模型,造模后温肾健脾方组以13.98g/(kg·d)温肾健脾方灌胃给药2周,模型组同期予等容量蒸馏水灌胃,正常组无干预......
作者:李依洁;苏晓兰;杨晨;郭宇;朱佳杰;宋熠林;王贵澍;王庆国;陈建德;魏玮 刊期: 2017- 08
-
化痰祛湿活血方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ADPN/AKT/NF-κB通路的研究
目的探讨化痰祛湿活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大鼠ADPN/AKT/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ADPN、AdipoR2、p-AKT(ser473)、p-NF-κBp65(ser536)表达的影响及抗炎作用.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及化痰祛湿活血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12只;空白组予普通饲......
作者:赵文霞;张丽慧;崔健娇;杨晓青;张琼方;许顺畅 刊期: 2017- 08
-
芍药苷对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缺氧常导致组织器官损伤,使其代谢、功能或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临床上很多疾病均存在这一病理过程.常见的缺氧性损伤有缺血性心脏损伤、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及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等,其中缺血缺氧性心脑损伤尤其高发.芍药苷来源于毛莨科植物芍药根、牡丹根、紫牡丹根,分子式为:C23H28O11,理化性质:无定形类白色粉末,具有吸湿性,在酸性环境下较为稳定,熔点为196℃[1].芍药苷经口被大鼠摄入后,在体内各个组织......
作者:吴晓芳;易建华;韩晶 刊期: 2017- 08
-
中医药干预溃疡性结肠炎信号转导通路机制研究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属于中医学的“泄泻”、“痢疾”、“肠癖”等范畴.中医药防治UC研究的侧重点主要集中在改善肠黏膜组织学病变、调节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表达、调节细胞凋亡、影响信号转导通路、抗氧化及一氧化氮自由基、调节免疫、改善微循环、调节肠动力等方面[1].其中对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药物干预的作用机制并有助......
作者:张卫平;许建明 刊期: 2017- 08
-
解痉舒督汤治疗60例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观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一种,其主要症状为腰背疼痛、僵直,脊柱及髋关节活动受限,严重者脊柱弯曲畸形,出现“脊以代头、尻以代踵”.西医治疗主要以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α)抑制剂和改......
作者:杨怡坤;房定亚 刊期: 2017- 08
-
身痛逐瘀汤加减辅助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缺血灌注损伤的研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我国常见病及多发病,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成为首选.介入治疗成功后动脉再通可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不仅影响缺血组织功能,而且还可以累及远隔器官,严重时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患者死亡.现有研究表明,中药可有效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1],笔者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围手术期患者给予身痛逐瘀汤加减辅助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平;郑保平;刘凤恩;叶荣;段青;肖骏琦;段训洪;刘潜 刊期: 2017- 08
-
中医体质分型及量表的应用与研究
中医体质学说自70年代确立以来,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现代医学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体质学说的全面发展.笔者梳理了古人对中医体质分型的认识,介绍了现代体质分型方法,并对当前中医体质量表的应用现状进行述评,以期中医体质分型现状得到更为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促进体质分型标准更加完善,从而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作者:杨晓光;李学智;任毅;付妮妮;刘菲;席小芳 刊期: 2017- 08
动态资讯
- 1 头颅CT定位围针配合中药治疗多发梗塞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 2 中医药调节核因子-κB活化的研究进展
- 3 全国第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纪要
- 4 新风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脂蛋白代谢的影响
- 5 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在冠心病研究中的应用
- 6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和预防肾损害的临床研究
- 7 甲氨喋呤单用及与白芍总甙联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 8 中西药结合治疗SARS病例报告
- 9 1754例非疾病人群亚健康症状及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研究
- 10 淫羊藿苷对哮喘小鼠肺内嗜酸性粒细胞凋亡和Bcl-2、Bax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 11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与肌骨超声改变的关系
- 12 苦参素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的影响
- 13 美国学者Ilza Veith对中医典籍的研究及其贡献
- 14 中国中西医结合第七届妇产科学术会议纪要
- 15 美国PC-SPES(中药复方)抗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 16 黄芪对Graves病患者外周血IL-1β、TNF-α和单个核细胞抗原表达的影响
- 17 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舒张、收缩功能障碍的混合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 18 清肠化湿方对实验性大鼠结肠炎结肠黏膜及肠系膜淋巴结树状突细胞的影响
- 19 参芪营心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 20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