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
鼻窦炎合剂冲洗对鼻内镜术后鼻黏膜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鼻窦炎合剂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应用,从而提高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鼻窦炎患者50例,根据术后分别应用鼻窦炎合剂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行术腔冲洗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25例),两组术前和术后4、12、24周,取上颌窦自然开口前方约0.1cm处黏膜组织,观察黏膜纤毛细胞、杯状细胞、黏膜间质、炎症细胞和黏液腺体的改变,计数上皮层的杯状细胞及纤毛细胞数及比值.结果两组治疗后术腔清......
作者:刘芳贤;叶辉信;王亮亮;林静 刊期: 2016- 04
-
基于文献的中医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用药规律探析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的用药规律.方法以“高血压”、“中医”、“中药”、“证”等为检索词,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01-2014.12)、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01-2014.12)、万方数据库(1990.01-2014.12)、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01-2014.12),纳入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的文献149篇......
作者:马宁;侯雅竹;王贤良;毛静远 刊期: 2016- 04
-
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通过抽密封的信封随机分配法分为康复组、中药组、针灸组、综合康复组,每组30例.中药组、针灸组、综合康复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分别予规范化中医辨证治疗、石氏醒脑开窍针刺及中药结合针灸综合康复方案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随访到24周.在治疗前,治疗4周,随访第12、24周分别采用简式......
作者:陈红霞;杨志敬;潘锐焕;郭友华;詹乐昌;何铭锋;李梅;王知非;詹杰 刊期: 2016- 04
-
当代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用药规律的聚类分析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当代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病案方药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为临床冠心病治疗组方用药提供启发和思路.方法以中国万方医学网、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中国知网和《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中的386则医案为数据源,按照统一标准处理后录入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当代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用药规律.结果丹参、川芎、栝蒌、半夏、当归、茯苓、黄芪、人参、薤白和麦冬是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
作者:任毅;陈志强;张敏州;郭力恒;何德英 刊期: 2016- 04
-
川芎嗪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SocietyofAnesthesiologists,ASA)Ⅰ或Ⅱ级、年龄65~80岁择期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川芎嗪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右颈内静脉穿刺向头侧置管,使导管尖端位于颈内静脉球部.试验组于手术开始前经中心......
作者:倪卫国;胡庆丰;徐珂;张迎华;丁帅;刘胜强;陈欣 刊期: 2016- 04
-
通心络对AMI延迟介入治疗术后血小板活化因子、血管内皮功能、TIMI血流分级的影响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小板活化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均为江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2008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AMI住院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通心络胶囊治疗组(简称通心络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组,......
作者:陈章强;洪浪;王洪;尹秋林 刊期: 2016- 04
-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治疗多发性硬化所用中药对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和统计学方法分析李涛教授治疗多发性硬化(MS)所用中药对MS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为优化处方提供依据.方法整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病例采集系统所录入的门诊及病房MS患者的资料.采用SPSS17.0和SPSSClementine12.0软件Aprior模块分析中药与T细胞亚群变化的关系.结果柴胡、白芍、枳壳、白术、甘草为常用药物组合,常加附子和土茯苓.附子关联于Th1细胞下降......
作者:张奇;李涛;许勇钢;杨晓红 刊期: 2016- 04
-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联合组织多普勒评价降脂消斑片改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采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联合组织多普勒评价降脂消斑片改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作用.方法60例均为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住院的经冠状动脉造影已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A组)30例和对照组(B组)30例.A组服用降脂消斑片(0.45g/片),4片/次,3次/天,口服;B组采用辛伐他汀片(20mg/片),1片/次,每晚1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
作者:王月爱;余习蛟;程丑夫;阳力;刘芳;周梦红;谭云 刊期: 2016- 04
-
芩丹颗粒对微波辐射大鼠POMC衍生肽含量及海马CA1区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强度微波辐射对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o-pituitary-adrenalaxis,HPAA)活动和海马CA1区结构的影响及芩丹颗粒对辐射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照射后1、7、10d组、预防给药7、10d组、治疗给药7、10d组,共计8组,每组6只.预防组首先分别给予芩丹颗粒药液1mL/100g体重(4.75g生药)灌......
作者:管兰芳;李亚巍;徐俊杰;钟秀宏;张红;朱文赫;吕士杰 刊期: 2016- 04
-
复方楂金颗粒对NASH小鼠肝脏内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楂金颗粒对高脂高果糖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小鼠肝脏内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TLR4)信号通路影响.方法6周龄雄性C3H品系小鼠30只,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高脂高果糖组(20只)和对照组(10只).高脂高果糖组用高脂饲料和20%果糖饮用水喂养;对照组用普通饲料和普通饮用水喂养.8周后......
作者:刘静;庄振杰;田静;李兆翌;罗燕;柳银兰;陈建玉;马晓洁;臧淑妃 刊期: 2016- 04
动态资讯
- 1 肾9方联合清热膜肾冲剂治疗多药无效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观察
- 2 补肾强督方对DBA/1小鼠组织形态学及Wnt通路的影响
- 3 川芎嗪和黄芪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对RANTES及受体的调节作用
- 4 白芍总甙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 5 中孚降压胶囊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临床观察
- 6 消毒愈肌膏对糖尿病足患者创面肉芽组织VEGF/SDF-1a/CXCR4蛋白表达的影响
- 7 心肝宝胶囊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
- 8 暖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的观察
- 9 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 10 盆炎丸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
-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178例疗效观察
- 12 马钱子总碱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软骨损伤修复作用及机制
- 13 卫气营血传变规律与重症流感机体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及中药防治流感的策略
- 14 车前番泻复合颗粒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 15 肠愈Ⅰ号冲剂合祛疡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28例
- 16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愈附红细胞体病2例
-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预防作用
- 18 β-榄香烯联合DC/DRibble疫苗治疗小鼠肝癌免疫机制研究
- 19 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57例分析
- 20 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十大学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