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
针刺肺经对大脑自发神经活动低频振荡振幅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手太阴肺经腧穴引起的大脑自发神经活动低频振荡振幅(amplitudeoflowfrequencyfluctuations,ALFF)变化,初步探索手太阴肺经的脑功能网络.方法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MRI)技术,对16名健康志愿者进行纯静息态扫描(Rest1,R1)和针刺左侧手太阴肺经全经腧穴后留针状态扫描(acupu......
作者:周友龙;苏程果;刘守芳;靳翔愚;段艳利;陈晓燕;赵树华;王权亮;党长林 刊期: 2016- 05
-
丹参酮ⅡA对奥沙利铂诱导的外周神经病变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奥沙利铂诱导的外周神经病变(oxaliplatininducedperipheralneuropathy,OIPN)的防治作用及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CGRP)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分段随机法将36例应用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的Ⅱ~Ⅲ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丹参酮组(1......
作者:许凯;成薇婷;胡作为;王珊 刊期: 2016- 05
-
结直肠癌患者腹盆腔内活体征象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腹盆腔内活体征象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通过术前中医辨证,将112例行开腹或腹腔镜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分为5型:湿热内蕴、瘀毒结阻、脾肾阳虚、气血两虚、肝肾阴虚型,收集术中患者腹盆腔内活体征象,分析患者腹盆腔内活体征象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湿热内蕴型患者肠管或肿块以红色为主;瘀毒结阻型患者以紫暗色泽为主;气血两虚型患者多以淡红为主;脾肾阳虚型患者表现以苍白为主;肝......
作者:杨宗亮;何永恒 刊期: 2016- 05
-
一贯煎加味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一贯煎加味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初治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酯片治疗,10mg,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药一贯煎加味,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48周.每2周检测1次ALT、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每4周检测1次乙肝......
作者:段淑红;鲍中英;苑晓冬;王蕾;刘梅生 刊期: 2016- 05
-
替比夫定片联合健脾补肾方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特异性CTL及HBeAg血清转换的影响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片联合健脾补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患者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CTL)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学转换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HBeAg阳性和人白细胞抗原(HLA)-A2阳性的CHB患者......
作者:华忠;徐微;付德才;李燚光;过小叶;徒康宛;戴亚萍 刊期: 2016- 05
-
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选穴配伍规律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gastroparasis,DGP)现代临床文献的经穴配伍选用规律.方法对1982-2014年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Data,WF)收录的符合针刺或针刺配合其他疗法治疗DGP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对其选穴运用频次、选穴所属经脉、所在部位及选穴配伍关联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检索得到相关文献35篇,......
作者:曹方;李铁;哈丽娟;单纯筱;智沐君;王富春 刊期: 2016- 05
-
寿胎丸含药血清对自然流产患者滋养层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寿胎丸含药血清对自然流产(spontaneousabortion,SA)患者滋养层细胞增殖、侵袭、分泌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正常妊娠人工流产及SA患者滋养层细胞,采用不同浓度(5%、10%、20%)的寿胎丸含药血清进行干预,以空白血清(正常对照)及地屈孕酮含药血清(阳性对照)作为对照,采用噻唑蓝(methylthiazolyltetrazolium,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
作者:李亚;刘新玉;王俊玲;刘昱磊;滕辉 刊期: 2016- 05
-
加味黄芪赤风汤含药血清对LPS诱导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ColⅣ、MMP-2及TIMP-2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赤风汤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mesangialcells,GMCs)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Ⅳ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Ⅳ,ColⅣ)、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酶2(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
作者:刘红霞;张昱;李澎;高艳红;李双;于子凯 刊期: 2016- 05
-
淫羊藿总黄酮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BMP-2/RunX2/OSX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BMP-2/RunX2/OSX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第3代BMSCs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及抑制剂组,对照组细胞予0.2%二甲基亚砜加OS液加DMEM/F12培养基培养,实验组加入20μg/mL淫羊藿总黄酮进行干预,抑制剂组予20μg/mL淫羊藿总黄酮加1μg/......
作者:梁广胜;陈伟才;殷嫦嫦;殷明;曹雪琴 刊期: 2016- 05
-
苗药金乌健骨方对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大鼠NF-κB及IL-17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苗药金乌健骨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arthritis,CIA)模型大鼠关节滑膜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及血清IL-17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金乌健骨方高、中、低剂量组及雷公藤多苷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CIA大鼠模型,造模第7天开始灌胃治疗,用......
作者:马武开;陆道敏;姚血明;黄颖;唐芳;梁江;安阳;周静 刊期: 2016- 05
动态资讯
- 1 针挑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伴精液异常临床观察
- 2 养肝澳平合剂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
- 3 雷公藤多甙所致不育症动物模型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 4 柴桂合剂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浆IL-6、IL-8、TNF-α及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 5 新风胶囊对骨关节炎血瘀状态的影响
- 6 解毒化瘀方含药血清对K562/A02细胞凋亡抑制蛋白及核周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 7 益气活血养阴方配合放疗治疗肺癌131例
- 8 抗癌消水膏外治恶性胸腹腔积液59例的临床观察
- 9 试谈痛风的分期分型辨证治疗
- 10 金港莪术油指纹图谱研究
- 11 冠脉侧支循环的中医研究进展
- 12 200例青春期启动提前女童中医证候的临床调查
- 13 胃通合剂治疗2型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观察
- 14 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提高IgA肾病的临床疗效
- 15 人参皂苷对大鼠肝缺血损伤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调节作用
- 16 复律保心口服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抗脂质过氧化及其对血浆一氧化氮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 17 二至天癸方对高龄不孕妇女卵巢反应性的影响
- 18 人参、三七提取物对Ras相关信号蛋白的影响
- 19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客观化研究现状
- 20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HLA-DRB1位点表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