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第2期文章
  • 调脾护心方的化学信息学研究

    目的运用计算机虚拟筛选对调脾护心方所含化学成分的数据库进行了化学信息学分析,为调脾护心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导向.方法对调脾护心方所含化学成分分子特征描述符的分布进行了描述,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多维化学空间映射到二维空间以得到更直观的图像,同时运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调脾护心方所含化学成分与心血管系统重要靶酶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调脾护心方所含化学成分有良好的多样性,具有类药性质.采用Ligandfit作为......

    作者:朱伟;黄钦;陈可冀;徐筱杰;阮新民 刊期: 2010- 02

  • 抗瘤增效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抗瘤增效方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确诊为Ⅲa、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化疗加中药)32例,对照组(单纯化疗组)29例,均采用NP方案化疗2个疗程,治疗组在化疗同时口服中药抗瘤增效方.结果抗瘤增效方配合化疗可改善大部分临床症状,提高中位生存期及生活质量,增加体重,减轻血液和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CEA、VEGF、CYFRA21......

    作者:吴继;徐振晔;王中奇;周卫东;邓海滨;赵晓珍;白冰;王立芳 刊期: 2010- 02

  • 中医体质和HBV感染结局的关联及其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QA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目的观察中医体质类型与浙江地区汉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不同临床状态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探讨中医体质因素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临床收集慢性乙型肝炎(CHB,120例)、慢性HBV携带者(ASC,60例)、自限性HBV感染者(RHBS,60例)3组患者,前两组诊断均经肝活检证实.以王琦体质分类判定中医体质类型;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

    作者:荀运浩;施军平;过建春;石伟珍;刘长灵 刊期: 2010- 02

  • 脑电双频指数对电针刺激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手术的麻醉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BIS监测对电针刺激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手术的麻醉效果评价.方法择期妇科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20~60岁,行硬膜外麻醉,随机分为3组:咪达唑仑组,给予咪达唑仑0.04mg/kg;针麻组,足三里、三阴交穴位予以针刺连续刺激,频率30~100Hz;咪达唑仑加针麻组,给予咪达唑仑0.04mg/kg和足三里、三阴交穴位连续针刺刺激.监测3组患者围手术期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血......

    作者:丰新民;李进;吴昱;毕好生 刊期: 2010- 02

  • 复方浙贝药物血清影响K562/A02细胞积聚外排功能和细胞凋亡研究

    目的观察复方浙贝药物血清对K562/A02细胞积聚外排功能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4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血清组)、含阿霉素(ADR)血清组及含复方浙贝颗粒高[8g/(kg·d)]、中[4g/(kg·d)]、低[2g/(kg·d)]剂量血清组.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不同时间药物血清干预后的K562/A02细胞内ADR和罗丹明123(Rh123)浓度;Annexin-V/PI双染法检......

    作者:郑智;李冬云;陈信义 刊期: 2010- 02

  • 血府逐瘀汤诱导内皮细胞促血管新生的基因调控研究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促进内皮细胞参与血管新生的机制.方法通过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内皮细胞ECV304增殖、细胞周期、迁移和体外成血管的影响,明确药物具有显著的促血管新生作用,并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药物对血管新生各调控因子的作用.结果2.5%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作用48h能显著促进ECV304细胞活性、增加S期细胞数目,诱导内皮细胞迁移和促体外成血管作用.在此药物作用条件下,血府逐瘀汤上调4个,下调10......

    作者:高冬;陈文元;吴立娅;郑良朴;林薇;宋军 刊期: 2010- 02

  • 靶向抑制微小RNA-21提高白血病细胞对三氧化二砷的敏感性研究

    目的探讨以微小RNA-21(microRNA-21,miRNA-21)为靶标的反义核酸(AMO-miR-21)提高白血病K562细胞对三氧化二砷(As_2O_3)的敏感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LipofectamineTM2000将化学合成的反义核酸转染K562细胞.MTT法检测单独使用AMO-miR-21、As_2O_3以及两者联合使用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计算抑制率和IC_(50);PI......

    作者:李育敏;谷景义;朱雪娇;陈万群;郭敏;姚君琳;林春燕;费嘉 刊期: 2010- 02

  • 芪参益气滴丸干预糖尿病大鼠虹膜微血管病变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超速摄像技术和荧光白蛋白标记技术,动态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干预糖尿病大鼠虹膜微血管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并设正常组.治疗组灌服芪参益气药液,对照组灌服多贝斯液[1g/(kg·d)],疗程10个月.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超速摄像动态观察虹膜微循环状态.结果治疗组虹膜血流速度明显加快,虹膜血管内、外荧光......

    作者:金明;刘海丹;张有花 刊期: 2010- 02

  • 小檗碱对胰岛素抵抗卵巢甾体激素体外合成和代谢的调控作用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胰岛素抵抗卵巢模型的功能和代谢变化,观察具有胰岛素增敏作用中药单体小檗碱对胰岛素抵抗的改善情况.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卵巢,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诱导卵巢胰岛素抵抗模型,通过检测培养液葡萄糖含量、激素水平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评估胰岛素抵抗模型卵巢功能的变化情况,检测胰岛素通路及激素合成通路关键分子的表达情况以及小檗碱对胰岛素抵抗的改善情况.结果......

    作者:王秀秀;李威;刘逸超;侯丽辉;吴效科 刊期: 2010- 02

  • 骨形态发生蛋白-7对马兜铃酸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morphogeneticprotein-7,BMP-7)对马兜铃酸(Aristolchicacid,AA)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拮抗作用,以期为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chicacidnephropathy,AAN)寻找治疗新措施.方法应用不同浓度BMP-7(75ng/mL、150ng/mL、300ng/mL)处理经AA(10μg/mL)诱导转分化的......

    作者:许勇芝;黄浩;刘华锋;陶静莉;梁东;陈孝文 刊期: 2010- 02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