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
和胃胶囊促胃动力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和胃胶囊对胃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运动障碍样功能性消化不良(DFD)患者62例,用和胃胶囊对其治疗,并设西药治疗的30例作对照,以临床主要症状、胃电图(EGG)、血浆胃动素(MTL)、血清胃泌素(Gas)及一氧化氮(NO)为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DFD患者多存在着胃电节律紊乱,血浆MTL、血清Gas分泌不足与血清NO水平的异常改变,和胃胶囊能有效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作者:李涯松;单兆伟;沈洪;吴静 刊期: 2001- 07
-
肝豆片Ⅰ号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胆汁微量元素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肝豆片Ⅰ号对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胆汁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32例HLD患者口服肝豆片Ⅰ号治疗4周,采用十二指肠引流术留取治疗前后HLD患者的胆汁B液,并与非HLD患者30例胆汁作为对照组。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胆汁中铜、锌、铁、钙等元素的含量。结果:治疗前HLD患者胆汁中铜、铁含量及铜/锌比值显著低于非HLD对照组(P<0.01或P<0.05),钙含量显著高于非......
作者:胡文彬;杨任民 刊期: 2001- 07
-
痹痛消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痹痛消治疗颈椎病颈痛的镇痛机理。方法:随机将102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痹痛消和颈复康治疗,并测定治疗前后血清亮-脑啡肽(LEK)、P物质(SP)和前列腺素E2(PGE2)等指标。结果:治疗组52例,临床痊愈12例,显效3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愈显率为92.3%;对照组50例,分别为3例、33例、14例、0例和72.0%。治疗后治疗组疼痛积分值的减少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治......
作者:李金学;向昌菊;刘秀芹;程爱华;王尚全;蔡静怡 刊期: 2001- 07
-
健脾益气化湿中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表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化湿中药及西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的影响。方法:经中医辨证论治分为健脾1组、健脾2组、化湿组、西药组和正常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并进行相应的治疗,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清EGF水平变化,并作疗效对比分析。结果:CAG各组治疗前血清EG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健脾1、2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明显改善(P<0.01),两健脾组血清EGF......
作者:孙蕾民;乔樵;姒健敏;戴宁;周亨德;朱曙东 刊期: 2001- 07
-
免疫滴金技术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特异性抗体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
目的:探索一种更为简便、快速、特异、灵敏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抗体的检测方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方法:采用免疫滴金法(CGIDA)检测HFRS患者186例,同时测定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G抗体(抗HFRS-IgM、抗HFRS-IgG),其中101例HFRS患者分组进行治疗(治疗组用苦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联合黄芪汤治疗,对照组用利巴韦林联合甘利欣注射液治疗)。结果:检测186例HFR......
作者:储峰;季青;严润民;陈晓玲;王霞明 刊期: 2001- 07
-
阿魏酸钠对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患者白细胞自发活化及表面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SO)患者的白细胞自发活化和表面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阿魏酸钠治疗ASO患者42例,观察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自发活化率和表面粘附分子CD11/CD18表达率的变化,并与同期观察的36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42例患者近期治愈17例(40.5%),显效21例(50.0%),有效2例(4.8%),无效2例(4.8%),总有效率为95.2%。42例患者治疗前白细......
作者:李尚珠;黄平平;金永娟;傅仁敏;许子亮;李洪钧;王书桂 刊期: 2001- 07
-
重组炙甘草汤配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重组炙甘草汤配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半随机组合的方法将43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21例)用重组炙甘草汤配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对照组(22例)用常规剂量激素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计数(×109/L)治疗组治疗前为36.29±9.70,治疗后为95.14±18.26(P<0.01);对照组治......
作者:罗耀光;刘燕群;胡俊;陈立;许先吟;张舜玲;刘瑞玉 刊期: 2001- 07
-
芪黄口服液治疗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紊乱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芪黄口服液对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紊乱疗效及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7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并用相应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定量检测大便常见的厌氧菌、需氧菌及血浆内毒素。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需氧菌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厌氧菌量明显升高,肠道菌群比例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血浆内毒素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芪黄口服液能改......
作者:贾德兴;许蕾;苏芬;赵建强;于东平;伦秀英 刊期: 2001- 07
-
清开灵联合丽珠赛乐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炎30例
1997年1月~1999年2月,我们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清开灵联合丽珠赛乐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炎30例,并与常规用能量合剂治疗的3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当地有腮腺炎流行,临床上均有明显的一侧或两侧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有发热(38~39℃以上),头痛,恶心、呕吐,周围血白细胞升高〔(10~15)×109/L〕,淋巴细胞相对较多;脑电图所见轻~重度异常;脑脊液检查......
作者:郭希菊 刊期: 2001- 07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40例
1996年4月~1999年4月,我们采用黄芪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配合西药抗生素治疗慢性肾盂肾炎40例,并与单用西药抗生素治疗的40例作对照,现总结如下。......
作者:胡家才;涂自斌;李学爽 刊期: 2001- 07
动态资讯
- 1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血管栓塞3例分析
- 2 中西医结合救治危重型毒蛇咬伤11例
- 3 慢性脑缺血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 4 中医方药作用特点及现代药效评价标准的缺陷
- 5 肿瘤相关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 6 复方皂矾丸辅助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8例
- 7 肾阴虚、肾阳虚模型大鼠股骨皮质骨差异蛋白质表达的分析
- 8 中西医结合预防肿瘤化疗所致呕吐98例
- 9 概念隐喻认知视角下《伤寒论》中医隐喻术语的英译
- 10 亚健康状态与慢性疲劳综合征
- 11 一心一意谋发展促进中西医结合
- 12 滋阴降火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医源性柯兴氏征防治作用的临床观察
- 13 Bayes概率模型在新生儿黄疸阴阳属性判别中的应用
- 14 滋阴泻火中药对雌性性早熟模型大鼠下丘脑生长激素释放肽及其受体GHSR1-α表达的影响
- 15 养肝澳平合剂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
- 16 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发展的思路和意见
- 17 3种人参皂苷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生物热力学表达的影响
- 18 银杏平颤方及其拆方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脑内线粒体酶复合体活性的影响
- 19 血塞通软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 20 银杏叶提取物与去铁胺合用防治顺铂耳毒性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