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
芎黄合剂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芎黄合剂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芎黄合剂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芎黄合剂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芎黄合剂,疗程均为14d.比较治疗前及治疗第7、14d两组炎症因子水平(血清CRP、PCT、IL-6和IL-8)、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胃肠功能障碍评分(GIDS)及第28d死亡率.结果治疗后......
作者:朱桂松;吴同启;傅元冬;陈畅泉;周媛媛 刊期: 2017- 08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治疗萎缩性胃炎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目的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组方用药规律,为进一步探究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筛选CNKI中运用中医药处方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文献,构建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近30余年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方剂组方规律.结果共筛选治疗萎缩性胃炎文献389篇,处方280个,中药223味,处方中药物出......
作者:戚经天;苗嘉萌;刘海娜;袁红霞 刊期: 2017- 08
-
失眠障碍患者中医证型与5-HTTLPR/5-H TTVNTR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失眠障碍患者中医证型与5-羟色胺转运体(5-HlTT)基因(5-HTTLPR/5-HTTVNTR)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对267例失眠障碍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失眠严重程度,对40名健康对照者和所有失眠障碍患者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PCR-RFLP)法分析5-HT......
作者:胡霖霖;任丹丹;宋明芬;刘文娟;张永华 刊期: 2017- 08
-
1754例非疾病人群亚健康症状及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研究
目的研究亚健康状态人群症状和中医证型分布的一般规律.方法纳入1754例非疾病人群,利用《健康状态评估问卷(H20)》和《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对其亚健康症状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1754例非疾病人群中亚健康所占比例为57.5%(1008例),以眼睛、睡眠、头颈、咽喉、消化等方面的问题为主要不适症状.亚健康证型以气虚型、痰湿型、肝郁型居多.女性亚健康发生率(63.0%,536/851)高于男......
作者:张建峰;许家佗;屠立平;张志枫;胡晓娟;崔骥;黄景斌;崔龙涛;张绍良;荆聪聪 刊期: 2017- 08
-
治疗胃溃疡相关中药应用频次研究
目的研究治疗胃溃疡相关常用中药及其功效分类,为应用中药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信息定量统计方法,对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医学卫生科技数据库1992-2012年收录的6458821条文献进行分析,以“胃溃疡”为检索词进行全文检索,分别以现代应用频次较高的常用500味中药药名为检索词进行2次检索,统计其应用频次.根据统计结果,按《中药学》功效予以分类分析.结果治疗胃溃疡相关性中药应用频......
作者:蔡永敏;徐彦飞;陈丽平;郭文静;何娟;杜文周 刊期: 2017- 08
-
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症状负担及生活质量的横断面观察
目的探索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症状负担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肺癌症状量表(LCSS)和肺癌生活质量量表(EORTCQLQ-LC43)对145例老年晚期肺癌症状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145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中高症状负担占46.2%(67/145),低症状负担占53.8%(78/145);对高症状负担组的生活质量和症状负担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症状负担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且患者症状......
作者:张丽媛;游捷 刊期: 2017- 08
-
疏肝健脾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自噬蛋白Beclin-1和LC3-Ⅱ的影响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自噬蛋白Beclin-1和LC3-Ⅱ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疏肝健脾方(1.5、3.0、6.0g/kg)组和阳性药秋水仙碱(0.1×10-3g/kg)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50%四氯化碳(CCl4)每周2次,连续12周皮下注射的方法,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后第7周,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疏肝健脾方和秋水仙碱,正常组和模......
作者:姜辉;张家富;高家荣;秦秀娟;王婷;李竹青 刊期: 2017- 08
-
3.0T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黄芪多糖注射液治疗胰腺癌模型兔的研究
目的观察3.0T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黄芪多糖注射液治疗胰腺癌模型的效果.方法选取家兔60只成功制备胰腺癌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及对照组,每组20只.治疗1组家兔给予尾静脉注射多西他滨联合黄芪多糖注射液,治疗2组家兔给予尾静脉注射多西他滨注射液,对照组家兔同期给予生理盐水等量注射,共治疗2周.对3组家兔同时行3.0T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检查,选择单体素点分辨波谱(P......
作者:郝利国;张淑丽;崔红升;杨艳丹;张广凤;梁明辉;陈大同 刊期: 2017- 08
-
补肾活血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BDNF mRNA及受体TrkB m 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脑海马神经元保护机制.方法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肾活血高剂量组、补肾活血低剂量组、尼莫地平对照组,每组14只,采用两血管阻断法制备大鼠VD模型,补肾活血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分别以10.14、5.07g生药/kg灌服补肾活血方,尼莫地平对照组以11.06mg/kg灌服尼莫地平,给药30天后,检测各组大鼠水迷宫法行为学、脑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及......
作者:于文涛;高维娟;方朝义;张一昕;吴中秋 刊期: 2017- 08
-
肾苏Ⅱ方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大鼠Notch-P53通路及足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肾苏Ⅱ方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segmentalglomerulosclerosis,FSGS)大鼠肾脏功能、病理、足细胞数量、Notch-P53凋亡通路标志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左肾切除加阿霉素注射法诱发SD大鼠FSGS模型,依体重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和肾苏Ⅱ方组,每组12只,另设对照组(12只).贝那普利组予贝那普利[9.25mg/(kg·d)]、肾苏Ⅱ方组予肾苏......
作者:尚懿纯;曹式丽;杨洪涛;李洁;窦一田 刊期: 2017- 08
动态资讯
- 1 中药对肿瘤发生过程中信号转导异常的调整作用
- 2 乳康饮对裸鼠乳腺癌自发性转移模型淋巴管生成的干预作用
- 3 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
- 4 基于现代名老中医临床著作的肺病数据库建立及数据挖掘
- 5 含中药两面针提取液牙膏对牙菌斑和牙龈炎的观察
- 6 化痰祛湿活血方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ADPN/AKT/NF-κB通路的研究
- 7 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0例
- 8 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Ⅲ期围手术期患者42例
- 9 大蒜素通过部分阻抑TGF-β1介导的Smads信号改善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反应性纤维化
- 10 概念隐喻认知视角下《伤寒论》中医隐喻术语的英译
-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40例
- 12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四诊研究学术会议纪要
- 13 以大黄为突破口,坚持中西医结合25年的回顾
- 14 消癌解毒方对H22荷瘤小鼠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 15 降脂红曲微粉治疗血脂异常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随机对照研究
- 16 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并发心肌损伤48例
- 17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前后中医辨证治疗思路与方法--附70例患者治疗分析
- 18 龙胆泻肝丸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 19 二至天癸颗粒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卵泡液代谢组学及Ca~(2+)浓度的影响
- 20 2013年中美国家心血管病报告要点对比解读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