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第3期文章
  • 扶正祛邪颗粒对呼吸道病毒感染预防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扶正祛邪颗粒对呼吸道病毒易感人群免疫细胞及其因子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分别来源于2003年5-6月上海市25家医院呼吸道病毒易感人群(共1402名),分别给予扶正祛邪颗粒(干预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同时对干预组130名和对照组120名于服药前、服药2周及服药结束后2周测定血清干扰素γ(γ-IFN)、白细胞介素2、4(IL-2、4)及全血淋巴细胞分类计数(CD3+、CD4+、CD8+、B)和......

    作者:董竞成;宫兆华;刘羽华;谢瑾玉;董晓辉;赵福东;崔焱 刊期: 2006- 03

  • 氟西汀联合中、藏药治疗高原地区老年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观察单用氟西汀和氟西汀加中、藏药治疗高原地区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高原地区(海拔2260~3200m)符合CCMD-3抑郁症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氟西汀(西药组)、氟西汀加中药逍遥丸(加中药组)和氟西汀加藏药三普心脑欣胶囊(加藏药组)治疗,疗程均为6周,并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3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张红武;王纯莹;许慧宁;赵秀丽;代青湘;李军;杜欣柏;宋志强;韩国玲;刘桂兰;李平善;林华华 刊期: 2006- 03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肠道菌群的变化

    目的观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简称脾胃湿热证,21例)粪便中7种常见肠道细菌(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双岐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消化球菌)的分布变化进行观察,并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证患者(简称脾虚证,22例)及健康人(25名)作对照.结果与健康人比较,脾胃湿热证患者肠杆菌、肠球菌明显增多(P<0.01),双岐杆菌、乳杆菌、消化球......

    作者:江月斐;劳绍贤;邝枣园;傅肖岩;卞兆祥 刊期: 2006- 03

  • 1016例IgA肾病患者中医证候的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对IgA肾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与主要预后指标的关系进行调查,为中西医结合诊治本病的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了1016例IgA肾病患者的人口学、中医证候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探索IgA肾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结果出现概率在10%以上的中医症状包括阴虚、气虚、阳虚、湿热及血瘀症状;其中气阴两虚证多(41.4%),脾肾阳虚证少(8.1%);随着年龄的增长,脾肺气虚证......

    作者:陈香美;陈以平;李平;陈建;谌贻璞;周柱亮;陈威;赵宗江;危成筠;魏日胞;邓跃毅;李建军;杜婧;周瑾;何亚妮 刊期: 2006- 03

  • 川芎嗪联用异丙酚对围手术期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川芎嗪、异丙酚联合使用对围手术期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36例肝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川芎嗪组、异丙酚组和川芎嗪加异丙酚组.动态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质过氧化物(LPO)浓度、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比值、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及肝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川芎嗪组、异丙酚组、川芎嗪加......

    作者:王万铁;林丽娜;吴进泽;胡正扬;谢克俭 刊期: 2006- 03

  • 两种反向传播网络测试方法在抑郁症中医证型分类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两种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网络测试方法在抑郁症5种中医证型分类中的作用.方法(1)交叉训练测试法:将1731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轮流进行训练和测试.(2)Round-Robin法:从1731例抑郁症中抽取1例测试,1730例训练,测试完成后,该例患者加入训练集,从训练集中另取1例测试,如此循环更替,直至完成1731例样本的测试.结果BP网络两种测试方法训练总......

    作者:唐凤英;胡随瑜;喻长远;谢雄伟 刊期: 2006- 03

  • 丹栀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将63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麦普替林(西药组31例)和丹栀逍遥散(中药组32例)治疗,于用药前及用药2、4、6周时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中医症状辨证量表等评定药物疗效,用Asberg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后HAMD、SD......

    作者:罗和春;钱瑞琴;赵学英;毕娟;信红岭;蒋学柱;许珂;阎少校 刊期: 2006- 03

  • 氟西汀合并中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对照观察

    脑卒中后抑郁症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对卒中预后影响大.笔者于2003年5月-2005年6月应用抗抑郁药氟西汀合并中药治疗本病39例,并与氟西汀治疗的36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时炎;虞洪;李泉清 刊期: 2006- 03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40例

    2003年1月-2005年6月,我院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40例,并与单用西医综合治疗的36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惠敏 刊期: 2006- 03

  • 暖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的观察

    2002年10月-2004年6月我们用具有益气暖心、通阳行瘀功效的暖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50例,并与安慰剂胶囊治疗的50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邹旭;刘泽银;林晓忠;潘光明;麦舒桃;严夏;吴焕林;李松;张峰;罗英 刊期: 200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