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药取穴贴敷并推拿联合西药治疗脾虚肝旺型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取穴贴敷并推拿联合西药治疗脾虚肝旺型儿童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constipation,F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86例FC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组(91例).对照组予非比麸小麦纤维素颗粒+乳果糖口服液方案,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采用中药取穴贴敷并手法推拿,疗程均为3周,治疗结束后进行肛门直肠动力学检查,比较两组大便......
作者:陈杰;陈红;周忠蜀;陈飒英;王云峰;王琳 刊期: 2017- 12
-
参地颗粒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亏虚证患者T细胞亚群及足细胞标志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地颗粒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脾肾亏虚证患者细胞免疫的调节和足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60例CGN脾肾亏虚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剔除5例(治疗组3例,对照组2例),实际纳入55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27例,另设正常组20名.对照组服用缬沙坦胶囊,每日1次,每次80mg;治疗组服用参地颗粒,每次1袋(10g),每日3次口服,疗程1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
作者:王亿平;张磊;王东;吕勇;胡顺金;刘家生;金华;茅燕萍;任克军 刊期: 2017- 12
-
坤泰胶囊对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卵巢低反应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坤泰胶囊治疗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embryotransfer,IVF-ET)中卵巢低反应(poorovarianresponse,POR)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均为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就诊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ovarianreserve,DOR)的不孕症患者.均采用常规微刺激方案,......
作者:栾素娴;孙平平;张玉花;赵文杰;马华刚 刊期: 2017- 12
-
葛根黑苏汤改善克罗米芬促排卵后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葛根黑苏汤改善克罗米芬促排卵后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9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对照组、阿司匹林治疗组(简称阿司匹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各组均采用克罗米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治疗;阿司匹林组于月经第5天开始加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联合治疗组月经第3天开始加服葛根黑苏汤(药物组成:葛根、紫苏梗、菟丝子、巴戟天、当归、......
作者:胡欣欣;孙云;卢容萍;马大正 刊期: 2017- 12
-
丹瓜方对ApoE-/-糖尿病模型小鼠脑组织Caspase-3蛋白及Bcl-2、Bax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丹瓜方对糖尿病模型ApoE-/-小鼠糖脂代谢、脑组织胱冬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及β淋巴细胞瘤基因-2(Bcl-2)、Bax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注射法对ApoE-/-小鼠制备糖尿病模型.将成模后的32只小鼠按体重分层,再按血糖水平排序,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模型组[无菌水(SW),15mL/(kg·d)]、丹瓜方组[丹......
作者:陈依楚;李亮;衡先培;王志塔;黄苏萍;杨柳清;单丽;颜群芳;庄怀山;陈玲;姚淑红;张治三 刊期: 2017- 12
-
清脑益智方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抗缺氧复氧诱导皮层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清脑益智方含药脑脊液对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神经元存活率、凋亡及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清脑益智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部分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将神经元细胞(CNC)按照1×106的浓度接种于细胞培养板,将CNC分为正常组(简称NC组)、缺氧复氧组(简称MC组)、正常脑脊液组(简称N-CSF组)、清脑益智方含药脑脊液高剂量组(简称......
作者:秦秀德;刘玉;朱金墙;王硕;林松俊;虢周科 刊期: 2017- 12
-
益气养阴方对白血病干细胞MDR1mRNA和P-gp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方对白血病干细胞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resistancegene1,MDR1)mRNA和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的影响.方法从KG1a细胞株中分选出CD34+CD38-KG1a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益气养阴方联合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对KG1a干细胞的抑制率及IC50值;RT-PCR法检测益气养阴方干预KG1a......
作者:闫理想;史哲新;杨向东;李德冠;刘富春;王秀婷;高宏;姚芳;王兴丽 刊期: 2017- 12
-
益气养阴祛瘀中药对干燥综合征NOD小鼠颌下腺TLR-IFN-BAFF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养阴祛瘀中药对NOD小鼠颌下腺组织中Toll样受体-5(TLR5)、α干扰素(IFN-α)、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此来探究益气养阴祛瘀中药对干燥综合征(Sj(o)gren'sSyndrome,SS)的治疗机制.方法将30只8周龄NOD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羟氯喹组和中药组,每组各10只.另将10只8周龄ICR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正常饲......
作者:林崇泽;黄绥心;秦源;孙晗;李志宇;王新昌 刊期: 2017- 12
-
芪参益气滴丸抑制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及对TGF-β1/Smads通路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大鼠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后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fibrosis,MF)的影响,并基于TGF-β1/Smads通路表达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结扎雄性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心梗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芪参益气滴丸常规剂量组(QSYQ-N),芪参益气滴丸高剂量组(QSYQ-H),卡托普利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10只.干预4周后对大鼠心脏行HE和Mas......
作者:赵桂峰;毛静远;吴丽玉;黄欣玮 刊期: 2017- 12
-
柴苓汤诱导小鼠心脏移植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targetof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在柴苓汤诱导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s,Tregs)增殖以及诱导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以CC57BL/6j(H-2b)小鼠为供体、C3H/He(H-2k)小鼠为受体建立腹部心脏移植模型,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雷帕霉素组和柴苓汤组,每组20只.每天分别用无菌生......
作者:张友满;张琦;崔得利;谭长军;刘忠 刊期: 2017- 12
动态资讯
- 1 蒿芩清胆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临床观察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坏死性淋巴结炎5例
- 3 黄芩甙拮抗大鼠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氧应激损伤
- 4 胃癌患者sCD44v6表达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及胃泰胶囊对其影响
- 5 中风病舌诊定量研究
- 6 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与进展
- 7 强化降糖与个体化治疗策略
-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50例
- 9 隔蒜灸治疗复治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观察
- 10 甘利欣联合丹参抗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 11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
- 12 薯蓣皂苷元活性成分对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梗阻所致不孕症78例
- 14 雷公藤应用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黄连酊治疗骨外固定器针眼炎症临床疗效观察
- 16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大会会议纪要
- 17 肝康Ⅱ号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 18 三种活血法对大鼠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早期细胞凋亡的影响
- 19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型与药物促排卵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 20 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