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
恶性肿瘤组织中HSP70、P53表达与中医热证的关系
目的探讨中医热证和非热证恶性肿瘤患者瘤组织中HSP70和P53的表达.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进行HSP70、P53阳性检测以及采用ELISA法和RT-PCR法检测恶性肿瘤组织中HSP70和HSP70mRNA表达含量.结果(1)结肠癌热证组、热证合计组HSP70、P53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各非热证组(P<0.05);(2)结肠癌热证组、鼻咽癌热证组、肺癌热证组以及热证合计组中HSP70表达含量均高于各......
作者:王洪琦;张正;赵燕平;李建国;陈凯 刊期: 2004- 10
-
通肺合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夜间低氧血症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以当归、生地等14味中药组成的通肺合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夜间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20例,单纯氧疗组(B组)20例,通肺合剂加氧疗组(C组)20例,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膈肌移动度(diaphragmmusclemobility,DMM)、6分钟步......
作者:崔朝勃;袁雅冬;刘淑红;韩东亮;高秀玲;齐富存 刊期: 2004- 10
-
疏血通在防治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疏血通预防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作用.方法68例完成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疏血通治疗组.随访观察6个月,采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的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冠脉病变的再狭窄情况.结果共有43例患者完成随访,疏血通治疗组23例,常规治疗组20例.疏血通治疗组心绞痛复发率[3例(13%)]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7例(35%)](P<0.05).定量冠......
作者:李爱华;龚开政;严俊峰;孙晓宁;凤以良;张振刚 刊期: 2004- 10
-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与心功能参数及甲状腺激素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医辨证分型与甲状腺激素(T3、T4、TSH)、心房利钠多肽(ANP)、心功能参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周缘纤维缩短速度(mVcf)、A峰/E峰(A/E)]的关系.方法将100例CHF患者分为4个证型组,检测各组心功能参数、ANP、甲状腺激素,并与对照组(23例)相同指标比较.结果CHF兼水肿血瘀证患者血浆A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3较对照组......
作者:周杰;高晓玲;张宝州;黄仕君;王兰娣;盛丽;史东静;阎晓霞;杨阿妮;黄腾辉;裴玉琴;陈进凡;程烜 刊期: 2004- 10
-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气虚、心阳虚证与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气虚、心阳虚证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关系.方法选取CHF心气虚、心阳虚证住院患者67例,分别进行NYHA心功能分级,并采用心脏多普勒仪测定射血分数(EF)、E峰/A峰(E/A)比值,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IL-1β及IL-1......
作者:陈瑞;梁凤霞;黄艳霞;李彬 刊期: 2004- 10
-
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的影响.方法120例老年NSCLC患者均采用NP方案化疗,其中治疗组60例化疗前1周开始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观察两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率、化疗后生活质量评价、血液毒性反应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近期疗效及l、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3年生存率治疗组为45.7%,对照组为19.4%,前者高于后者(P<0.05);化疗......
作者:刘城林;陈为平;崔书中;邓广业;刘丽萍;覃丽红;苏旭春;闫冰川;孔嘉欣 刊期: 2004- 10
-
不同中医证型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有遗传倾向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高血糖和高血糖继发的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紊乱为特征,其典型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属中医学消渴病范畴,其中医证型相对稳定.本研究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析其临床特征,探讨糖尿病中医证型的本质,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董慧;陆付耳;徐丽君;王开富;邹欣 刊期: 2004- 10
-
生血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生血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效及对铁代谢平衡调节的分子机制.方法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生血宁治疗组和葡萄糖酸亚铁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生血宁0.1g,每天3次口服;对照组用葡萄糖酸亚铁0.1g,每天3次口服;均连续服用30天.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血清铁(Fe)、总铁结合力(totalironbindingcapacity,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saturat......
作者:柯有甫;魏克民;郑军献;浦锦宝;祝永强;梁卫青 刊期: 2004- 10
-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加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仅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及血浆P-选择素(P-selecti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D-二聚体(D-dimer)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格拉斯格恢复评分(GlasgowOutcomeScale,GOS),治疗......
作者:张荣军;游潮;蔡博文;苑玉清;贺民;李浩 刊期: 2004- 10
-
瘫痿胶囊及泼尼松联合治疗重症肌无力20例
重症肌无力(myasthentagravis,MG)是较为明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肌肉疾病,激素是治疗MG的一线药物.然而,皮质激素全面抑制免疫反应,在治疗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克服的缺点.鉴于重症肌无力目前的治疗难点,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制剂,以提高和巩固疗效,减少复发,缩短激素疗程并减轻激素的不良反应.......
作者:琚国胜;熊绍权;刘福友 刊期: 2004- 10
动态资讯
- 1 紫草素对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及凋亡作用的影响
- 2 腔内微波闭合术结合中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
- 3 乳积方加减对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
- 4 《中西医结合血栓病学》一书出版
- 5 中药不同组分对小鼠缺血脑组织蛋白表达谱的影响
- 6 白术甲醇提取物对小肠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及磷脂酶C-γ1表达的影响
- 7 中医体质和HBV感染结局的关联及其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QA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 8 五子衍宗汤治疗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 9 双黄连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观察
- 10 毒结清口服液对中晚期肿瘤化疗患者MGMT基因甲基化的影响
- 11 补肾方药对去卵巢大鼠端脑、海马晚期糖化终末产物及β-淀粉样肽含量的影响
- 12 真实世界临床研究伦理问题及策略探讨
- 13 芪冬活血饮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炎性因子及Toll样受体4基因表达的影响
- 14 中药配合治疗非破裂型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 15 针挑治疗功能性不射精症疗效及其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 16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 17 经穴-针刺效应研究现状与规律探讨
- 18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人羊膜上皮细胞水通道蛋白3表达的影响
- 19 清心开窍方皂苷对AD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区Bax、Bcl-2、Aβ及βAPP表达的影响
- 20 红景天提取物烯苷对高糖条件下离体雪旺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