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年第08期

芍药苷对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吴晓芳;易建华;韩晶

关键词:
摘要:缺氧常导致组织器官损伤,使其代谢、功能或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临床上很多疾病均存在这一病理过程.常见的缺氧性损伤有缺血性心脏损伤、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及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等,其中缺血缺氧性心脑损伤尤其高发.芍药苷来源于毛莨科植物芍药根、牡丹根、紫牡丹根,分子式为:C23H28O11,理化性质:无定形类白色粉末,具有吸湿性,在酸性环境下较为稳定,熔点为1 96℃[1].芍药苷经口被大鼠摄入后,在体内各个组织中分布情况如下:肺>脾>肾>脑>心>肝>睾丸[2,3].近年来,芍药苷在我国曾被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妇科炎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脑血管疾病及贫血等疾病;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芍药苷具有抗炎症[4]、抗过敏[5]、降血糖[6]、抗惊厥[7]及免疫调节[8]等作用.除此之外,芍药苷还具有抗缺氧性损伤的作用,本文就芍药苷对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芍药苷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