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年第10期文章
  • 隔药饼灸对免疫抑制兔血细胞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时效关系的比较分析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免疫抑制兔血细胞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影响的时效关系,阐明发挥效应的佳时间.方法9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9组,分别是空白组、模型即刻组、模型5天组、模型10天组、模型15天组、灸后即刻组、灸后5天组、灸后10天组和灸后15天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8组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兔模型.造模结束后第2天,灸法各组用六味地黄汤组方药饼,置于神阙、关元、足三里、......

    作者:翟春涛;田岳凤;李雷勇;贾翠娜;邱桥 刊期: 2018- 10

  • 益气活血祛湿解毒膏方对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模型兔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祛湿解毒膏方对甘露醇所致的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效作用并探讨其起效机制.方法实验用健康日本大耳白兔16只随机分为益气活血祛湿解毒膏方组(膏方组)、脉络舒通颗粒组(颗粒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每组4只.采用甘露醇输液制成血栓性静脉炎兔子模型.膏方组给予益气活血祛湿解毒膏方2.34g/kg灌胃,每日2次;颗粒组给予脉络舒通颗粒2.80g/kg,每日3次,给药时间7天.采用酶联免疫法检......

    作者:李光宗;杨宝钟;庞鹤;李友山;金潇;邢彤;张凡帆;张月;华海琴 刊期: 2018- 10

  • 补肾填精中药仙子益真胶囊对卵巢早衰模型小鼠卵巢PI3K/AKT通路的影响

    目的研究补肾填精中药仙子益真胶囊对卵巢早衰小鼠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Ki67蛋白表达及各级卵泡数量的影响.方法选用动情周期规律的57只SPF级雌性C57BL/6J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7只)、模型组(50只).模型组使用雷公藤多苷片造模,将成功造模的35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益真低剂量组[仙子益真胶囊0.75g/(kg·d)]、益真中剂量组[仙子益真胶囊1.5g/......

    作者:黄晋琰;徐珉;王彦彦;温丹婷;林夏静 刊期: 2018- 10

  • 雷公藤药理作用及治疗免疫性皮肤病研究进展

    雷公藤,又名黄藤根、断肠草等,系卫矛科雷公藤植物,为中国传统中药.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活血消肿之效.既善治风湿顽痹之疼痛拘挛,又善治疔疮肿毒、腰带疮、麻风及顽癣瘙痒等.雷公藤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免疫相关皮肤病,并在国际上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及认可,雷公藤不仅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也引起了国外诸多临床及科研工作者的广泛研究.......

    作者:吴闽枫;李斌 刊期: 2018- 10

  • 慢性病贫血的中西医病机阐微

    慢性病贫血(anemiaofchronicdisease,ACD)又称炎症性贫血,指继发于慢性感染、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的一种贫血,其发病率在各种原因导致的贫血中位居第二[1,2],早发现于19世纪初,随着医学界对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的认识,至20世纪70年代人们才使用“慢性(疾)病贫血”这一名称.有研究表明,在老年人群(年龄≥65岁)中发病率已达17.4%[3],且逐年增多,仅次于缺......

    作者:崔乐乐;沈慰;罗梅宏 刊期: 2018- 10

  • 痹病内涵与外延研究

    研究痹病的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实践及现代医学发展,对痹病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科学界定,以促进痹病的学科发展.论述痹病的狭义与广义、病因病机的认识与发展、治疗的三原则及预防调摄;对痹病病名进行规范化研究,提出以五体痹、五脏痹理论指导风湿性疾病关节外损害的诊疗,通过特殊痹探索当代痹病理论研究和临床分类的新思路.......

    作者:陈世贤;徐娟;朱俊卿;陈智勇;郑松塬;李娟 刊期: 2018- 10

  • 中医药在重症肌无力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一种难治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受累骨骼肌无力及病态疲劳,多侵犯眼外肌、四肢肌、咽喉肌和呼吸肌等,严重时发生MG危象.其病因病机尚不完全清楚,现代医学采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胸腺切除术等治疗有效,但存在需长期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较多,或应用范围受限等不足[1].中医药由于综合治疗效应,特有的调节免疫......

    作者:况时祥 刊期: 2018- 10

  • 中医药在重症肌无力防治中的运用心得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一种难治性神经系统疾病[1],随着近年来现代医学发展以及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免疫治疗的开展,MG的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等方面显示重要作用.......

    作者:裘昌林 刊期: 2018- 10

  • “纪实性翻译”和“工具性翻译”视角下《黄帝内经》三个译本中的治则治法英译比较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对中医学治则治法有着丰富的论述.治则治法是中医临床诊治过程中联系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亦是中医学理、法、方、药的重要环节.到目前为止,鲜有学者对《内经》治则治法学说相关内容的英译进行系统研究.对此,笔者试图对《内经》不同译本中治则治法学说相关术语或条文进行对比分析,并以德国功能派学者诺德提出的“纪实性翻译”和“工具性翻译”为视角,探讨《内经》重要......

    作者:邱海荣;姚欣 刊期: 2018- 10

  • 从译者惯习视角看倪毛信《黄帝内经》英译的建构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中国早的医学经典著作,乃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之名所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它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内经》的中医学理论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基础之上,蕴含......

    作者:刘跃良 刊期: 201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