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年第10期文章
  • 中医药防治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及思考

    心力衰竭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患病率已逐渐下降,但是心力衰竭导致的病死率和住院率基本保持不变,甚至有上升趋势[1].因此如何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和再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成为目前治疗的难点和重点.我国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中医药在稳定患者病情、改善西药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逐渐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逐渐得到广泛认可[2].......

    作者:吴焕林 刊期: 2017- 10

  • 中医药在诊治心力衰竭中的地位

    心力衰竭是一种进展性病变,一旦开始,即使未出现新的心肌损伤,临床状态稳定,但仍自身不断进展变化.心力衰竭是多种病因导致的一种复杂临床综合征,存在非常大的异质性,其临床治疗效果有限,5年病死率与恶性肿瘤相当[1],已成为目前重大的临床和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特点与发达国家日益相近,冠心病、高血压已经成为心力衰竭在我国流行的主要病因[2].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策略从初始的短期血流动力学/药......

    作者:邓悦 刊期: 2017- 10

  • 《黄帝内经·素问》英语译文中括号的使用探讨

    在目前国内外出版的10多个《黄帝内经·素问》英译版本中,李照国博士的译文相对质量较高.这得益于他丰富的中医学知识,扎实的英文基础和深厚的国学积淀.李博士在他翻译的《黄帝内经·素问》译文中,大量使用了括号.译文中的有些括号的使用是必要的,有些括号的使用值得商榷.现将李博士翻译的《黄帝内经·素问》前十篇译文中的括号使用情况,归纳分析如下.......

    作者:卢琰;侯茜;董娜;曲倩倩 刊期: 2017- 10

  • 益气活血利水法联合超滤干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顽固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指在静息或负荷状态下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失常导致的心输出量下降和(或)心脏内压力升高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多表现为气短、足踝部水肿和疲乏等症状以及颈静脉压升高、肺部哕音和外周组织水肿等相关体征.在过去的30年中,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结果,改善预后的治疗被广泛地推广和应用,降低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和住院率,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一项欧洲临床研究显示,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1年的全因病死率仍......

    作者:张大武;马晓昌;文杰;郭丽君 刊期: 2017- 10

  • 再度思考提高治疗脑血管病疗效的难点

    回顾1997年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第17卷第4期发表的“关于提高脑血管疾病疗效难点的思考”一文,曾提出中西医共同研究的结合点及研究的方法和手段的科学性是重要的,希望在理论和临床疗效上取得较大的进步和提高.截止当今走过了20年,原设立的“毒邪损伤脑络”的假说,通过临床诊治脑梗死急性期,尤其是始发态的72h之内的检验与相关的基础研究,对提高疗效的难点再度思考.......

    作者:王永炎 刊期: 2017- 10

  • 红花黄色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1背景红花是活血化瘀的传统中药,性温,味辛,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红花黄色素(Saffloweryellow,SY)来自菊科红花属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L.)的干燥花,为其主要水溶性成分,由多种查耳酮类化合物组成.......

    作者:《红花黄色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 刊期: 2017-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