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年第10期文章
  • 大鼠血浆代谢标记物季节变化的动态研究

    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的方法观察春、夏、秋、冬四个季节SD大鼠的血浆代谢物变化,探讨与季节变化相关的物质基础.方法分别于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前7天适应性喂养SD雄性大鼠各10只,条件控制与各季节气候同步.于各节气当日中午12:00取血,采用HPLC/MS仪检测血浆代谢物,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代谢......

    作者:闫翠环;王亚利;王鑫国;张明泉;刘湘;李博林;曹文利 刊期: 2017- 10

  • 艾灸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组织TNF-α、NF-κB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艾灸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艾灸对CHF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盐酸多柔比星隔日腹腔注射的方法构建CHF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艾灸组、西药组、灸药(艾灸加西药)组,每组7只.艾灸组给予温和灸双侧肺俞、心俞,每日1次,每次1......

    作者:贾学昭;李丹;王茎;曾永蕾;刘娜娜;杨佳辉 刊期: 2017- 10

  • 肾阴虚、肾阳虚模型大鼠股骨皮质骨差异蛋白质表达的分析

    目的研究肾阴虚、肾阳虚模型大鼠股骨皮质骨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从功能蛋白质组角度探讨肾阴虚、肾阳虚证的实质.方法将9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肾阴虚组和肾阳虚组,每组30只,获取造模成功且表现稳定大鼠的股骨皮质骨,分别进行皮质骨总蛋白的提取制备、双向电泳(2-DE)、凝胶图谱的获取与分析、差异蛋白的质谱分析及相关功能的生物信息学检索.结果3组大鼠股骨皮质骨总蛋白2-DE凝胶图谱可辨识蛋白点数目......

    作者:詹正烜;郑乃熙;张英杰;王雯婷;王旭;陈宝军;赖兴泉;黄露露;苏友新 刊期: 2017- 10

  • 康心饮对缺血性心肌病大鼠心肌凋亡及PI3K/Akt/FoxO1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康心饮对缺血性心肌痛(ICM)大鼠心肌凋亡及PI3K/Akt/FoxO1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ICM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66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及康心饮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1只.采用左前降支结扎法制备缺血性心肌病模型.模型组予生理盐水10mL/(kg·d)早晚灌胃,卡托普利组予卡托普利2.86mg/(kg·d)早晚灌胃,康心饮低、中、高组分另予康心饮......

    作者:郭进建;楼莉峰;钟剑平;李滨;陈萍萍 刊期: 2017- 10

  • 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中西医治疗进展

    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我国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患病率已达10.8%,约为1.2亿人[1],CKD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引起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患者众多死亡原因中,因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而致死的约占总死亡人数的50%,CVD已成为CKD患者......

    作者:柳诗意;张宁 刊期: 2017- 10

  • 中医药SCI论文投稿资源介绍

    随着科学研究日益全球化,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期望能在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论文,藉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达到与国际同行交流与切磋的目的.能否在高影响因子(impactfactor,IF)的SCI期刊上发表论文,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行业或科研工作者个人科学技术研究水平的客观指标之一.如果缺乏有关这方面知识的了解,或未能很好地掌握撰写要领,必......

    作者:廖星;谢雁鸣;罗辉;支英杰 刊期: 2017- 10

  • 中药熏蒸和耳穴压豆联合常规方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的小血管炎症为病理基础,以皮肤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和血尿的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1,2].过敏性紫癜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以学龄儿童多见,3~14岁为好发年龄[3].当肾脏受累时称为紫癜性肾炎,严重时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4],过敏性紫癜肾脏受累发生率20%~80%[5].......

    作者:王妍炜;林志红;张蕾;雷亚星;吴秋慧;黄文龙;魏明杰;白青云;胡丽丽 刊期: 2017- 10

  • 从血管稳态失衡论高血压病病机及和血法论治的内涵

    本文认为血压与中医学的“血气”名有异而意相近,提出血压的升高是气(阳)机逆乱、血(阴)循紊乱导致的阴阳失衡的结果,与血管稳态失衡机制有相通之处.高血压痛的防治以调和脏腑气血阴阳为旨的和血法为总则,以体现治法阴阳属性的潜(泻)、育(补)为纲,潜阳育阴,并提出和血六法.......

    作者:王新东;祁晓霞;方祝元 刊期: 2017- 10

  • 心肾综合征以传统“心肾相关”思路论治探讨

    心肾综合征是指心脏与肾脏均出现功能障碍的疾病,其发病涉及心、肾两脏,由心及肾,或由肾及心,或心肾同病,故治疗时应两者兼顾.目前单纯西医治疗并未取得较好疗效,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获益较差.相比之下,中医学从“心肾相关”理论认识心肾同病历史悠久,相关方剂的治疗作用不仅被研究证实,更能在临床上取效.因此,从传统“心肾相关”思路探讨心肾综合征(尤其是Ⅰ型和Ⅱ型)的证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董艳;王阶 刊期: 2017- 10

  • 中医药在心力衰竭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心力衰竭病情复杂,病程长,易于反复,其患病趋势常呈现“恶化—入院—好转—出院—再恶化”的周期性变化.目前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时的治疗仍以西医为主,但从全程防治的角度出发,中医药对慢性心力衰竭的防治举足轻重,在扶正气、强体质、防反复、畅情志、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作用明显.笔者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三十余载,对心力衰竭的全程防治提出如下看法,以飨同道.......

    作者:陈晓虎 刊期: 2017- 1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