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医学对银屑病的认识及诊治思路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中医学称为“白疕”、“干癣”、“松皮癣”、“狗皮癣”、“蛇风”等.历代中医文献有关本病的记载甚多,虽然病名没有统一,但从症状描述上不难推测大量文献中出现的“白疕”、“干癣”、“松皮癣”、“蛇风”、“狗皮癣”等相当于银屑病.1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1.1古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中医药治疗银屑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不断深入,在重视外部因素如风湿邪气致病的同时......
作者:闫玉红;范瑞强 刊期: 2015- 11
-
银屑病的辨证论治体会
银屑病是一种易于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根据其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型和红皮病型等4型.中医治疗银屑病主要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治疗,运用得当,常可有效改善症状,延缓复发.但以往采用的各种不同类型银屑病放在一起进行综合辨证的方法对于一些基层大夫和初学者往往难以掌握,同时不同类型的银屑病有其各自不同的病理基础和临床特点,根据其不同类型分别进行辨证论治较易抓住疾病的本质和疾病发展不同......
作者:段行武 刊期: 2015- 11
-
禤国维解毒法治疗白疕临证思辨特点浅析
寻常型银屑病属中医学“白疕”范畴.目前,对白疕的发病机制认识大致可归纳为血热、血瘀、血燥、血虚4个方面,目前临床上治疗白疕主要运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养血祛风、滋阴润燥等法[1].禤国维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认为白疕多由于素体阳热偏盛,若风、热、寒、湿、燥及七情内伤、饮食失节等各种致病因素作用机体后,极易从阳化热,热蕴体内,郁而化毒,以致热毒壅盛;热毒不解,燔灼营阴,津血受热毒煎熬而运行不畅,日......
作者:李红毅;戴品 刊期: 2015- 11
-
中医药国际化中的译语话语权分析
中医药国际化翻译活动中的译语话语权涉及到话语语言和话语文化,同时还涉及到对外传播的经济、文化利益目的[1].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包含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哲理和养生之道,在中西文化观和审美价值观都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如何确保中医国际化的进程中既保全其中的民族文化而又不至于造成译语话语权过度而丧失自身真正的话语诉求,是当今中医药国际化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熊欣 刊期: 2015- 11
-
中医辨证治疗肾病综合征2例报道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症候群,用以概括因多种肾脏病理损伤所致的严重蛋白尿等临床表现.临床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为特征,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疾病.西医基本治疗方案为抑制免疫反应及其介导的炎症反应,常用药物为皮质类固醇激素及环磷酰胺等细胞毒类药物.对于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有效的病理类型主要为微小病变性肾病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作者:柳诗意;张宁 刊期: 2015- 11
-
察同与察异——谈重症医学中西医结合的思维范式
《素问》中“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是对中医学临床思维方法的阐述,“察同、察异”在认识疾病规律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中医学重视察同,现代医学重视察异,要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必须要把“察同”与“察异结合起来,创造新的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思维方式.......
作者:陈全福;杨荣源;毛帅;张忠德;郭力恒;张敏州 刊期: 2015- 11
-
从“因瘀致毒”谈冠心病的病因病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atheroscleroticheartdisease,CAHD)简称冠心病,是目前我国成人心脏病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古今文献论述颇丰,其病因病机多归纳为本虚标实:本虚为阴阳气血之不足,标实则以血瘀、痰浊、寒凝、气滞多见,但“瘀阻血脉”往往贯穿于冠心病发病的整个过程.随着冠心病炎症反应病理机制研究的不断......
作者:刘龙涛;陈可冀;付长庚;徐浩;史大卓 刊期: 2015- 11
-
基于美国ClinicalTrials.gov分析中医药临床试验注册特点
近10年,中医药临床试验在美国CIinicalTrials.gov注册的试验数量不断增多.为了解中医药临床试验注册特点,本研究全面检索美国ClinicalTrials.gov注册库,采用EXCEL表对纳入分析的临床试验逐条录入.终纳入348个中医药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中国是中医药临床试验注册的主要国家,其次是美国;中医药临床试验以干预性研究、院校和医院主办、评价药品的安全性或(和)有效性为主;中医药......
作者:卢鹏飞;廖星;谢雁鸣;王志国 刊期: 2015- 11
-
历史责任与时代重托——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60年回顾与展望
中国中医研究院,现称中国中医科学院,于1955年12月在北京宣告成立,周恩来总理题词祝贺:“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成立前后从全国征聘了一批著名中医药学家及西医专家参加工作.卫生部第一届西医学习中医班也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开班.在组织上和医疗科研队伍的建设和储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此外,也组织了一批有一定学术水平和临床经验的中青年中医和西医拜名老中医为师,着力于学术思想的传承和......
作者:陈可冀 刊期: 2015- 11
动态资讯
- 1 慢性病贫血的中西医病机阐微
- 2 川芎嗪上调MMP-2、MMP-9表达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
- 3 保肾消白散治疗肾性蛋白尿54例疗效观察
- 4 截哮口服液防治病毒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研究
- 5 关于我国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和发展的思考
- 6 慢性糜烂性胃炎HGF、c-Met相关性研究
- 7 药品上市后临床安全性再评价医院集中监测方案的实施要点
- 8 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免疫炎症的干预作用
- 9 一心一意谋发展促进中西医结合
- 10 散结镇痛胶囊治疗促排卵后卵巢囊肿临床观察
- 11 补髓生血颗粒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对Th17细胞和IL-23的影响
- 12 补肾益智方对Alzheimer病模型大鼠脑内β-淀粉样前体蛋白的影响
- 13 前列安丸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IL-1β、IL-10及TNF-α的影响
- 14 中药体外抗肿瘤效应血清药理学研究现状与前景
- 15 来氟米特与白芍总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 16 消痤胶囊与过氧化苯甲酰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 17 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肝脏ABCA1、PPARα的调控作用
- 18 活血化瘀药物干预治疗慢性肺心病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 19 补肾壮骨中药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
- 20 疲劳自评量表的信、效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