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并发带状疱疹21例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由于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组织器官使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临床上除常见进行性贫血及出血外还常合并各种类型的继发感染.带状疱疹即是因机体抵抗力下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沿神经纤维末梢发生的一种特殊皮肤感染.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易合并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病情重,恢复时间长,易于发生疱疹后遗神经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而且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2006年1月......
作者:李建英;杨文华;庞宇慧;张振会;朱影;武大勇;刘清池 刊期: 2012- 06
-
中医药干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耐药的机遇和挑战
艾滋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虽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activeanti-retroviraltherapy,HAART)的使用使艾滋病的病情进展得到了明显遏制,但是逐年增加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耐药问题凸显,影响HAART临床效果甚至导致治疗失败.本文通过对HIV生物学特性、HIV耐药原因、发生率、易发人群、突变位点等研究回顾,从疗程长而可供更换药物缺少、对所有服药者耐药监测......
作者:王丹妮;姜枫;张晓伟;郭会军 刊期: 2012- 06
-
代谢组学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组学”研究的终方向.它能用反映整体的代谢物图直接认识生命体的生理和生化状态,因此能提供区别于其他“组学”而来的大量信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代谢组学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中药整体药效评价、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及中药安全性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作者:陈海彬;周红光;俞晓忆;文红梅;吴勉华 刊期: 2012- 06
-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中医术语“同字异译”之现象
2001年,在国际译联第三届亚洲翻译家论坛上,胡庚申教授宣读了论文《翻译适应选择论初探》.从此,对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进一步研究引起了译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推进了生态翻译学的发展,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课题已陆续在不同领域展开.在此,笔者结合这一理论对中医术语里“同字异译”现象进行剖析,以期为中医翻译提供新的思考视角,并推进生态翻译学在中国的应用.......
作者:赵丽梅 刊期: 2012- 06
-
传承岳美中教授崇高的人文精神遗产
岳美中教授是我国中医药学界的一代宗师,并是1981年成立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现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顾问.我有幸从学和从业岳老二十余年,感到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商、智商均至为高洁,实令人有明月不染之感.他嗜书如命,终生浸润於我国传统文史典籍之中,不仅精读经史子集,警句佳作背诵如流,一部《二十四史》亦时常反复研读,求知欲极强;对於声韵、训詁、诗词之类,情趣尤浓;其诗作《锄云诗集》载诗一千余......
作者:陈可冀 刊期: 2012- 06
-
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的系统——系统的方证相应动态研究
通过目前证候物质基础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无论是“证”或“方”都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研究方与证的物质基础,应在病证结合的基础上,遵循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背离整体性原则,割裂方证的关联,无视动态的观念,可能将失去辨证论治与中医复方的特色和优势.代谢组学研究技术架起方与证研究的桥梁,寻找病与证和方与证的契合点及方与证效应的靶点,建立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的系统——系统的方......
作者:杜武勋;朱明丹;袁宏伟;冯利民;朱林平;刘岩;周营;魏聪聪;张少强 刊期: 2012- 06
-
发展中西医结合学应重视基础研究
中西医结合学是与中医学、西医学相比肩的一级学科.2008年11月2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在北京举行“纪念毛泽东同志关于西医学习中医重要批示发表50周年大会”,卫生部部长陈竺在讲话中指出:中西医结合代表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作者从中西医结合学的概念和内涵、发展与演变、成绩与问题、层次与途径进行阐述,并强调发展中西医结合学应重视基础研究.......
作者:商洪才 刊期: 2012- 06
-
探索结合医学信息服务的新模式
随着补充替代医学研究与实践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长,随之而来的信息服务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是在英语国家中,非英文信息资源获取利用障碍以及语言障碍,影响了医学研究人员对高质量和权威结合医学信息的获取,成为目前结合医学信息服务所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以中美合作的“洛杉矶加州大学东西结合医学信息中心”项目为示范,探索结合医学信息服务的新模式.......
作者:苏大明;范为宇;崔蒙;许家杰;张卫军;Sue Fan;Tania Bardyn;Judy Consales 刊期: 2012- 06
-
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年天津)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于2003年重庆第15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学术会议公布了《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1],至今已推广使用8年余,针对本病近年来在基础和临床研究所取得的进展,本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于2009年南宁会议和2010年苏州会议对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进行了两次讨论修订,基本达成了2010年苏州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2011年10月28......
作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2- 06
-
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年 天津)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于90年代和2004年先后公布了《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1]和《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2003,重庆)》[2].鉴于慢性胃炎近年中西医诊疗均取得了很大进展[3-5],本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于2009年南宁会议和2010年苏州会议经过两次讨论修订,基本达成了2010年苏州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2011年10月28-3......
作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2- 06
动态资讯
- 1 清开灵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胆囊炎63例
- 2 聪圣胶囊对小鼠脑缺血损伤后细胞内游离钙含量的影响
- 3 淫羊藿和熟地煎剂对糖皮质激素受体下调模型大鼠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
- 4 从基因组学研究证候实质的若干思考
- 5 中药治疗牙髓炎疗效观察
- 6 祛瘀解毒颗粒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泡液对小鼠胚胎发育的影响
- 7 泽肝利胆露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0例
- 8 复方贞术调脂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脂质过氧化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 9 中西医联合治疗尖锐湿疣49例
- 10 中西医结合诊疗溃疡性结肠炎
- 11 中药补肾联合克罗米酚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育患者102例
- 12 推荐《针灸经外奇穴图谱》修订版
- 13 诊治心力衰竭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总结
- 14 中医对外英语交流的经验与体会
- 15 疏肝健脾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自噬蛋白Beclin-1和LC3-Ⅱ的影响
- 16 六味地黄汤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作用及机理研究
- 17 白芍总甙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分析
- 18 前列腺癌分期论治策略与实践
- 19 四妙勇安汤联合西药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热壅血瘀证患者PCI术后t-PA及MCP-1的影响
- 20 熏洗1号配合放疗治疗Ⅰa~Ⅱb期子宫颈癌合并HR-HPV感染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