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冠状动脉内注射山莨菪碱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术后缓再血流现象的影响
蔚永运;傅向华;刘君;苗青
关键词:山莨菪碱, 心肌梗死,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缓再血流
摘要: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内应用山莨菪碱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和支架术(PTCA/STENT)后缓再血流现象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153例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再通的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存在缓再血流患者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62.3±9.3)岁.其中前降支10例,回旋支5例,右冠状动脉10例.从症状开始至PCI术开通IRA时间(7.11±2.31)h,术后平均完全闭塞病变(TIMI)血流(1.75±0.42)级,先以硝酸甘油200μg冠脉内注入(确认slow refow现象)作为对照,10 min后继以山莨菪碱500μg(2 rain)冠脉内注入,于给药后第1、3、10 min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应用Gibson的TIMI血流计帧法和QCA测量系统分别行硝酸甘油和山莨菪碱冠状动脉内给药后不同时间点IRA再通后血流速率帧数和管腔直径的定量分析、血流动力学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1)术后(用药前)与硝酸甘油给药1 min时CAG血流帧数分别为(82.79±9.30)帧和(78.43±9.37)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山莨菪碱给药后第1、3、10 min时CAG血流帧数(帧)分别较给药前减少为46.25±4.55、44.52±4.32、43.09±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TIMI血流从(1.75±0.42)级增加到(2.70±0.45)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34,P<0.05);(2)冠状动脉内给予山莨菪碱后3 min时开通IRA中段管径亦较前略有增加[分别为(3.2±0.3)mm、(3.3±0.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山莨菪碱冠状动脉内给药后10 min内连续监测冠状动脉内压、外周血压、PR间期、QT间期和QRS时限各参数与给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较用药前增加了15~19 次/min,但未引起严重的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结论 冠状动脉内应用山莨菪碱500μg可改善AMI直接PCI术后缓再血流现象,且安全易行,可作为治疗IRA开通后缓再血流现象的有效药物之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