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药面膜综合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中药面膜综合疗法对Ⅰ~Ⅲ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33例(FAS集)Ⅰ~Ⅲ度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面膜组(113例)和西药组(120例),分别采用中药面膜综合疗法和5%过氧化苯甲酰凝胶外用治疗,面膜组每周治疗2次,西药组每晚治疗1次,均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1、2、4周后观察皮损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受试者对中药面膜综合疗法使用后的评价.结果233例......
作者:曾雪;刘瓦利;赵婷;赵俊英;瞿幸;徐志莉;田野;崔炳南;吴小红;张晓红;沈冬;丁旭;华华;闫雨荷;王煜明;乔丽;陈弘平 刊期: 2012- 05
-
大肠癌中医证型与ERCC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医证型与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repaircross-complementing1,ERCC1)C8092A和C19007T两个位点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99例大肠癌患者经中医辨证分为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脾肾阳虚及肝肾阴虚4个证型.应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法检测患者外周静脉血ERCC1C8092A和C19007T两个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大肠癌各证型的分布情......
作者:崔同建;陈义乾;戴永美;蒋云林;陈峥;张桂枫 刊期: 2012- 05
-
中医医院应用综合性医疗模式治疗脑卒中的优越性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医疗模式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6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性治疗组(试验组,121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115例),试验组采用规范化综合性治疗管理模式,并在康复治疗中结合中药或针刺治疗;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单纯基础药物治疗方法,也可非系统化地开展针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短期临床疗效,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
作者:裴正斌;朱金生;何荣彬;杨岸森;彭芝莲;张雪锋;夏杰;蔡春天 刊期: 2012- 05
-
中西医结合分期综合防治方案对痛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调查痛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观察中西医结合分期综合防治方案对痛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20例痛风急性发作72h以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急性期予虎杖痛风颗粒、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口服和金黄膏外敷,间歇期予茵连痛风颗粒和苯溴马隆片口服;对照组急性期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口服,间歇期予苯溴马隆片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治疗前......
作者:肖夏懿;王一飞;徐蓉;张明;李斌 刊期: 2012- 05
-
甲型H1N1流感患者潜在生物标志物与中医证型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外周血中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含量变化.方法将82例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风热犯卫(51例)、热毒袭肺(22例)和风寒束表(9例)3个证型.根据患者意愿结合临床实际病情选择治疗方案,包括中医药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3种方案.检测治疗前后不同证型患者血清中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前,不同证型患者血清中与发热、炎症、咳嗽等疾病表征相关的潜......
作者:李莎莎;卢传坚;江芝婷;韩凌;黎莉;梁琼麟;王义明;罗国安 刊期: 2012- 05
-
参草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参草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Ⅱ、Ⅲ级]气虚血瘀水停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280例气虚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1: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和地高辛等西药治疗基础上,分别服用参草通脉颗粒或安慰剂,疗程12周.比较两组NYHA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和左室射血分数(......
作者:王辰;张艳;宫丽鸿 刊期: 2012- 05
-
脑心通胶囊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脑心通胶囊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炎症反应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40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直径狭窄50%~70%)以心绞痛为首发症状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组)和脑心通胶囊治疗组(脑心通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及其他对症处理,脑心通组加服脑心通胶囊,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治疗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
作者:李树仁;王天红;张宝军;刘东霞;荀丽颖;胡炜;乔建晶 刊期: 2012- 05
-
电针与益生菌合用黛力新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和比较电针与益生菌合用黛力新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typeofirritablebowelsyndrome,D-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的D-IBS患者随机分成西药组(30例)和电针组(34例),西药组口服益生菌(地衣芽孢杆菌)和黛力新片,电针组予针刺后加电刺激,两组均治疗4周,并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评分和汉密尔......
作者:陈跃华;陈兴奎;尹小君;施茵 刊期: 2012- 05
-
推拿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四肢骨骼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推拿疗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fatiguesyndrome,CFS)患者四肢骨骼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CFS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推拿手法治疗,每次30min,隔日1次,共治疗10次.运用等速肌力测试技术比较治疗前后CFS患者肘、膝关节肌群的峰力矩(peaktorque,PT)、总功(totalwatt,TW)、平均功率(a......
作者:刘鲲鹏;房敏;姜淑云;戴德纯;左亚忠 刊期: 2012- 05
-
电针辅助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辅助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SocietyofAnesthesiology,ASA)分级Ⅰ~Ⅲ级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12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和电针辅助全身麻醉组(B组),每组60例.在麻醉诱导开始前30min选取百会、合谷、内关、足三里4个穴位对B组患者进行电刺激并维持至术毕.两组患者均在依托咪酯......
作者:高晓秋;张子银;马武华 刊期: 2012- 05
动态资讯
- 1 芪参活血颗粒联合氟康唑对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生存率的影响
- 2 复方牛蒡子合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 3 雷公藤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 4 大黄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 5 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临床分析
- 6 补肾通督方对强直性脊柱炎血清TNF-α及TGF-β1水平的影响
- 7 细胞因子与桥本甲状腺炎及其相关防治进展
- 8 中药天癸方对雄激素致不孕大鼠下丘脑Leptin 受体及神经肽Y mRNA的影响
- 9 补肾祛斑颗粒抑制细胞内黑色素合成机制
- 10 中医药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 11 小檗碱对胰岛素抵抗卵巢甾体激素体外合成和代谢的调控作用
- 12 挑战-选择-坚定
- 13 中药达立通颗粒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 14 功能性消化不良动物造模方法分析
-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轻、中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 16 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血浆脑钠素和Ⅲ型前胶原N末端肽的影响
- 17 中药灌肠联合西药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疗效观察
- 18 对证组分配伍是有毒中药控毒研究的重要途径
- 19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实践中的思路与方法
- 20 复方中药紫龙金对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的体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