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第9期文章
  • 中医药治疗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靶位——肠道

    根据近年来所揭示的酒精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中“肠-肝”对话的病理途径,在系统阐述脂肪肝与肠道通透性、肠源性内毒素、肠道菌群关系基础上,结合作者对中药治疗脂肪肝与对肠道作用关系的研究进展,提出以肠道为靶位的脂肪肝中医药治疗研究,不仅是中医药临床治疗实践的现代诠释,更重要的是有可能成为脂肪肝治疗的一种重要视角和策略.......

    作者:胡义扬;彭景华;冯琴 刊期: 2011- 09

  • 幽门螺杆菌和乳酸杆菌菌群失调与慢性胃病脾胃湿热证发病的关系

    “脾胃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脾胃湿热证的发生是脾胃学说研究的重点内容,而舌苔为临床脾胃湿热证所体现的主要体征之一.本文拟从微生态与发病学角度,初步提出胃黏膜和舌苔中幽门螺杆菌(Hp)与乳酸杆菌(LA)数量改变及其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微生态失衡,可能与慢性胃病脾胃湿热证“邪正交争、阴阳失衡”之发病学特点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程明;胡玲;劳绍贤 刊期: 2011- 09

  • 第二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学术纪要

    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主办,山西省中医院和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及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承办,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和山西省人民医院协办的第二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201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于2011年6月16—19日在山西太原召开.参加大会正式代表共316人,出席开幕式人员约500人.......

    作者:李军祥;张厂;陈治水;冯五金 刊期: 2011- 09

  • 十一五期间中医药治疗传染病领域的亮点及十二五展望

    “十一五”期间中医药治疗传染病领域的表现可圈可点,突出表现在循证医学观念的普及与临床研究方法学的进步、共识增加、行业的协作精神提高,初步形成了中医药防治传染病覆盖全国的团队,在此基础上取得中医药治疗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的成功;在完成国家“十一五”防治传染病重大专项任务中作出贡献,取得了具有循证医学高级别证据的疗效,而优势项目、优势单位、领军人才的涌现使我们对“十二五”满怀信心.......

    作者:王融冰 刊期: 2011- 09

  • 整体系统研究与比较疗效研究对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启示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医学的进步.作为主流医学的西医学在现代科技的影响下,其研究一直以还原论的方法为主,注重于探究机体内相互独立的各局部的结构与功能,不断由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深入.同样,在现代科技和西医学的影响下,目前中医学的大部分基础与临床研究也积极借鉴还原论的研究方法,不断向微观深入.......

    作者:赵静;许家杰;曹洪欣 刊期: 2011- 09

  • 循证医学时代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药临床研究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自身免疫疾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供数据表明,2008年我国居民RA患病率为10.2‰,位列我国居民前10种慢性疾病患病率的第4位[1].如何令这些患者获得更佳的疗效,是临床研究为根本的目的.......

    作者:吕爱平;张弛;姜淼 刊期: 2011- 09

  • 中西医结合血液学重点学科评述

    “十一五”血液学重点学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一些研究成果成为中西医结合血液学新的里程碑.现就“十一五”期间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科研究亮点及“十二五”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科发展方向评述如下.1“十一五”血液学科研究亮点“十一五”期间,中西医结合血液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多次召开了全国性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以及专题讨论会,同行们对血液病的中西医结合认识不断提高,某些方面成为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发展的亮......

    作者:麻柔;胡晓梅 刊期: 2011- 09

  • 基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危险窗的祛邪扶正序贯辨证治疗策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重大疾病,COPD急性加重(AECOPD)是影响COPD进程的主要因素,加强AECOPD的治疗至为关键.“AECOPD危险窗”是在AECOPD缓解后至稳定期前的时期内,病情极不稳定,主要以症状虽然改善但持续存在、肺功能尚未恢复到稳定期水平、炎症反应持续存在等为特征,极易再次发生急性加重而导致住院率和病死率增高.AECOPD当以祛邪为主辨证治疗,当病情......

    作者:李建生;王海峰 刊期: 2011- 09

  • 肝硬化腹水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本专业委员会于1993年11月在洛阳召开的第五届学术交流会上制定了《肝硬化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和疗效标准》[1],2003年重庆第十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会议修订成《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2],本方案已公布7年余,由于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的临床表现,且治疗上有一定的复杂性与难治性,而中医药在肝硬化腹水的诊疗上颇具特色,3年来经过专业委员会专家的多次反复讨论,决定将肝硬化腹水的中西医结合诊断......

    作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1-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