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
黄芪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1].笔者自2000年9月-2002年10月采用黄芪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静脉滴注治疗脑梗死患者41例,取得良好的疗效酶(SOD)等相关指标,发现黄芪与丹参联合用药可以明显改善上述指标,并且比单纯使用复.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学苏;陈华尧;李鸣;刘宁宁 刊期: 2003- 05
-
益气消癥冲剂配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晚期癌症患者,气虚血瘀证较多,为研究益气活血法对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我们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研制了益气消(徵)冲剂,并进一步探讨益气消(徵)冲剂配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带瘤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情况.自1999年6月-2002年3月,我们将适合入组条件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红;李萍萍;陈衍智;郭庆志 刊期: 2003- 05
-
碧玉散加味汤治疗37例慢性砷中毒的疗效观察
中药的排砷作用,早有报道[1].为进一步说明中药合理组方及其综合疗效,笔者应用碧玉散加味汤治疗慢性砷中毒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叶清美;刘淑波;何小凤 刊期: 2003- 05
-
苏木对同种异位心脏移植大鼠心肌穿孔素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苏木(SappanWood)对同种异位心脏移植大鼠心肌穿孔素(perforin,PF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Wistar大鼠为供体,以SD大鼠为受体,建立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以RT-PCR法检测苏木对穿孔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苏木可明显降低穿孔素mRNA的表达,并能明显减轻病理形态学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结论:苏木有明显的抗免疫排斥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穿孔素mRNA的......
作者:周亚滨;姚凤祯;韩佳瑞;杨焱;张春芳;石月平 刊期: 2003- 05
-
川芎嗪的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
川芎嗪(ligustrazine)是中药川芎的有效成分之一,属酰胺类生物碱(amidealkaloid),化学结构为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60年代初,Kosuqe等曾从枯草杆菌(bacillussublitis)培养液中分离出TMP,继之北京制药工业研究所从川芎提取物中析出单体川芎嗪,经结构鉴定即为TMP,现在已由人工合成.近年来研究发现,川芎嗪具有扩张冠状......
作者:徐浩;史大卓;管昌益;陈泽涛 刊期: 2003- 05
-
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纪要
......
作者:王硕仁;戴瑞鸿 刊期: 2003- 05
-
防患于未然--谈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与防治
随着医药科学的不断进步,各类药物日益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为患者解除病痛的有力武器.然而,随之而来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以及由其导致的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Disease,DID)也已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劲敌.据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1999年报告:我国每年约有19.2万人死于ADR和DID,死亡人数已达到主要传染病死亡人数的10倍以上.这些......
作者:李晓玫;王海燕 刊期: 2003- 05
-
成功抢救清开灵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病例简介患者,男,12岁,因高热、咽痛2天就诊.给予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20min后患者突感寒战、胸闷、呼吸困难,考虑为清开灵过敏,立即停用清开灵,鼻导管吸氧,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异丙嗪50mg肌肉注射,10%葡萄糖酸钙20ml注射液静脉推注,约10min后患者突发四肢抽搐,双目上视,神志不清,面色青紫,口唇紫绀.......
作者:李鹏;张宪美 刊期: 2003- 05
-
雷公藤多苷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雷公藤多苷(TripterygiumGlucoside)为卫茅科植物雷公藤的粗提物.[1]将其列为免疫抑制药.体外试验表明本品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多种关节疾病、肾脏病和皮肤病.随着该药物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现将有关文献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并采取对症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莫惠平;潘秋荣;谭柳群 刊期: 2003- 05
-
葛根素罕见的严重不良反应
病历简介患者刘某,女性,72岁.因乏力、心悸5天于2000年5月4日疑为冠心病住院,既往有冠心病及肝硬化史.入院检查除腹壁手术疤痕外,无异常表现,化验常规、肝功酶谱及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腹腔B超、CT示肝硬化,EKG示窦缓,心肌损害.入院后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葛根素500mg静脉滴注,症状改善,连续用药10天,间隔4天后重复相同剂量静脉滴注,当天在滴注将毕时感左腰部不适,因尿意起床,出现......
作者:徐芳;何可南 刊期: 2003- 05
动态资讯
- 1 中西医结合与临床营养
- 2 广东省第五次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学术会议纪要
- 3 黄芪甲甙对慢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 4 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多中心实施效果研究
- 5 丹红注射液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 6 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型传承模式的构建
- 7 仙龙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 8 胎黄汤和增加哺乳频率对新生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影响
- 9 中西医结合脾胃证本质研究与营养支持疗法
-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 11 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型转化及菟箭合剂的作用
- 12 定坤丹治疗肾虚肝郁证月经过少患者30例临床观察
- 13 海峡两岸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纪要
-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
- 15 性早熟阴虚火旺证本质的进一步探讨
- 16 以临床需求为中心——香港20年中西医结合学术进展
- 17 胃黏膜定标活检技术临床应用共识(2018)
- 18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推拿疗效与椎动脉SCTA成像对照观察
- 19 参附注射液抗膈肌疲劳的实验研究
- 20 纳米载药系统在中药剂型中应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