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第04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动态心电图Q-Tcp延长的临床观察

丁志华;蔡炎辉;钱桦;胡任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 治疗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检查,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劳力型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 痰浊血瘀型, 气滞血瘀型, 气阴两虚型, 诊断, 高脂血症, 高血压病, 冠心病心肌缺血, 心脑血管疾病, 稳定型冠心病, 糖尿病, 缺血性心脏病, 急性心律失常, 患者, 出版社
摘要:心电图Q-Tc间期延长是目前判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发生急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指标之一。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的快心率Q-Tc与慢心率Q-Tc之差,即Q-Tc延长部分(Q-Tc prolongation,Q-Tcp)较常规心电图Q-Tc更为敏感。1997~1999年以来,我们对冠心病患者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发现Q-Tcp延长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与单纯西药组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冠心病诊断根据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元柏民.心血管病诊断标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139—141)规定,及全国冠心病心绞痛座谈会修订的《冠心病的诊断参考标准》(陈可冀.心脑血管疾病研究.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88∶311—319)而确诊。临床均属于稳定型冠心病。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43~76岁,平均(58.30±7.65)岁;病程0.3~21年,平均(6.75±3.81)年;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4例,劳力型心绞痛6例,高血压病6例,糖尿病3例,高脂血症5例,早搏8例,肺结核1例。中医辨证分型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第1辑.1993∶41—45),其中气滞血瘀型14例,痰浊血瘀型3例,气阴两虚型9例。对照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42~74岁,平均(56.25±6.76)岁;病程0.5~18年,平均(5.93±3.75)年;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3例,劳力型心绞痛7例,高血压病4例,糖尿病5例,高脂血症6例,早搏9例,肾功能不全1例。中医分型:气滞血瘀型15例,痰浊血瘀型3例,气阴两虚型8例,两组情况基本相似,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P>0.05)。5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心慌、乏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