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医证候理论对疾病治疗思想的影响
吕爱平
关键词:中医治疗方法, 证候理论, 疾病, 治疗思想, 哲学思维方式, 现代医学, 中国, 哲学知识, 中医学, 人体, 人与自然界, 自然条件, 自然疗法, 中医治法, 中医疗效, 中医理论, 治疗效果, 文学发展, 食用植物, 时的哲学
摘要:中医于两千年前便已形成,并在后世不断得以发展。中医以系统论和控制论作为框架来认识人体,中医学之特色在于强调整体观,包括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中医注重保健,治病强调扶助正气;为促进健康,中医运用了许多自然疗法。 在中医学中,证候是基本的单位,也是甚为关键之词。证候是各种症状的总括,中医的所有治法皆来源于辨证。中医治疗方法已使用了数千年,这足以说明:中医治法是有效的。由此言之,中医疗效的好坏取决于对证候的正确判断。通过与现代医学疾病理论的结合来考虑,证候必将影响疾病的发生过程和药物治疗效果。 中医形成之时没有任何现代意义上的医学和生物学领域,有的只是从中国哲学、天文学和文学发展而来的一些内容。在当时的自然条件下,人们学会很多对付疾病的自然方法,如针灸、气功、食用植物等。一些天才开始对这些现象进行总结并基于当时的哲学和社会学知识,将其上升为理论,这便是原初的中医理论。因而,中医按照古老的中国哲学思维方式对待人体的生理、病理。后来,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大量相关知识(如临床观察资料、初步的解剖知识等)的增加,中医得到不断的发展。“中医”一词起源于中国哲学。其他中医词汇,虽与现代医学相同,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欲理解中医的生理内涵,必先具备有关的中国哲学知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