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丹参复合有效部位抗HIV-1活性的实验研究
彭宗根;秦德华;滕立;高雷;蒋建东;陈鸿珊
关键词:丹参, 有效部位, 抗艾滋病病毒1型活性, 协同作用
摘要:目的 研究和评价云南丹参复合有效部位(DS-MEF)的抗艾滋病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活性.方法 采用放射性核素3H掺入法、荧光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别测定其对HIV-1逆转录酶、蛋白酶和整合酶的抑制作用;采用传代人T淋巴细胞MT-4细胞、慢性HIV-1 ⅢB感染传代人T淋巴细胞H 9细胞和健康人新鲜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用HIV-1实验室传代的ⅢB病毒株和临床分离的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敏感株018a及AZT耐药株018c感染细胞测定其对细胞的毒性和在细胞培养内对HIV-1 P 24的抑制作用;灌胃或腹腔注射1次不同剂量DS-MEF后测定其对昆明种小鼠的急性毒性.结果 DS-MEF抑制HIV-1整合酶、逆转录酶和蛋白酶的半数抑制浓度(50%inhibiting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2.59±0.50)ms/L、(27.39 4±11.18)mg/L和(9.38 4±2.45)ms/L;对MT.4细胞毒性的半数有毒浓度(50%toxic concentration,TC50)为(13.19 4±6.07)ms/L,抗HIV-1活性的IC50为(0.224 4±0.163)ms/L,选择指数(selected index,SI)为58.7;在HIV-1ⅢB慢性感染的H9细胞培养内对细胞毒性的Tc50为(18.11±9.84)ms/L,抑制HIV-1 P 24抗原的IC50为(17.230 4±21.114)ms/L,SI为1.1.对PBMC细胞毒性的Tc50为(288.70 4±0.08)ms/L,抑制AZT敏感株HIV-1 018a的IC50为(26.42 4±11.16)ms/L,SI为10.9,抑制AZT耐药株HIV-1 018c的IC50为(27.87±5.35)ms/L,SI为10.4;与AZT和奈韦拉平均有协同抗HIV-1的作用,联合指数分别为0.78和0.67.灌胃20 g/kg Ds-MEF对小鼠无明显毒性,无毒剂量>20 S/kg,腹腔注射后对小鼠的半数致死剂量为1.18 g/kg.结论 DS-MEF毒性小,具有多环节多功能地抑制HIV-1的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