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李青;张惠敏;费宇彤;邢建民;罗辉;刘建平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中医辨证论治, 多中心, 前瞻性队列研究
摘要: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探讨DN中医辨证用药规律.方法 选取170例2008年3月-2009年7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门诊及住院DN患者.根据患者随访期间的暴露因素(是否接受中医辨证论治)分为中西医结合组(结合组)和西医组,其中结合组116例,西医组54例.定期随访两组病例3、6、12、18、24个月时终点事件发生率及次要结局指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 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对结合组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收集中药处方,统计中药使用频率.观察并比较随访期间两组患者肝功能、血常规、心电图.结果 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4个月,可供分析的数据主要集中在随访第3、6、12、18个月,因此本研究主要分析两组在随访第3、6、12、18个月时的数据.符合方案分析(PPS):结合组终点事件发生率为3.7%,西医组为8.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意向性分析(ITT):结合组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1.2%,西医组为7.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第6个月时,结合组BMI[ (25.0±3.1)kg/m2]、FBG[(7.9±1.5)mmol/L]水平均低于西医组[分别为(28.6±4.4) kg/m2、(8.8±2.9)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第12个月时,结合组FBG[(7.9±1.4) mmol/L]、HbAlc[(7.8±1.4)%]水平均低于西医组[分别为(9.6±2.8)mmol/L、(8.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余各时间点各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随访前SCr为(96.8±35.2).μmol/L,西医组为(80.5±24.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心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与中心3(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随访第3、6、12、18个月两组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随访第3、6、12个月时结合组SCr[分别为(82.4±25.7)、(78.1±25.9)、(80.3±24.0)μmol/L]水平均低于西医组[分别为( 101.4±37.2)、(96.5±34.1)、(93.9±25.9)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7张中药处方中使用频率前10位中药依次为黄芪(68.4%)、麦冬(67.5%)、生地(67.1%)、丹参(49.4%)、党参(41.8%)、玄参(35.4%)、五味子(29.5%)、红花(27.9%)、桃仁(26.2%)、当归(25.3%).随访期间两组未见肝功能、血常规异常及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常规西医治疗联合中医辨证论治,能降低患者部分时点BMI、FBG、HbAlc以及SCr水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中医辨证论治DN主要使用益气滋阴、活血化瘀类药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