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乳移平调控前转移微环境抑制乳腺癌肺转移的实验研究
叶依依;刘胜;孙霃平;吴春宇
关键词:乳移平, 乳腺癌, 肺转移, 前转移微环境
摘要:目的 观察抗乳腺癌复发转移方剂乳移平对乳腺癌前转移肺微环境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动物实验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乳腺癌前转移时间的确定,第二部分是乳移平对前转移微环境的影响.第一部分实验24只BALB/c小鼠,取对数生长期4T1细胞配成细胞悬液,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细胞浓度调至1×106细胞/mL,无菌条件下接种于24只BALB/c小鼠胸壁右侧第四乳头的脂肪垫上,每只0.1 mL.第二部分动物实验60只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乳移平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造模方法同上,各组于接种次日开始给药.乳移平低、中、高剂量组给予5.13、10.26及20.52 g/(kg·d)生药量灌饲,每天给药1次,连续14天.空白组和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灌饲.动物实验第一部分于10、14、18、22天,每次脱颈处死6只,观察肺转移情况.动物实验第二部分观察各组肺组织的镜下形态(光镜)和肺血管超微结构(电镜),测定各组血管的通透性(依文思蓝法),研究乳移平对前转移微环境形成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和Real time PCR法测定乳移平对前转移因子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pt)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介素(Interleukin,IL)-6和IL-1 β表达的影响.结果 肺转移还未发生的乳腺癌前转移时期的建模时间定为14天.与模型组比较,乳移平中、高剂量组对瘤重、瘤体积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P<0.01),乳移平对肿瘤的重量和体积的抑制作用随着乳移平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P <0.05,P<0.01).模型组与乳移平低剂量组都有淋巴细胞浸润的发生,而乳移平中、高剂量组光镜结果发现肺组织形态与空白组无区别.肺部的血管网是由连续的、密集的毛细血管组成.空白组肺脏毛细血管结构正常.模型组血管壁不像空白组平整、规则,毛细血管扩张明显.乳移平给药后,血管的损伤情况得到改善,血管形态基本和空白组无异.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中依文思蓝渗出量明显增加,Angpt2、VEGF、IL-6、IL-1β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P <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乳移平各剂量组依文思蓝的渗出量均显著降低,且中药剂量越高,降低越明显,呈现剂量依赖关系(P<0.01),乳移平中剂量组VEGF、乳移平高剂量组Angpt2、VEGF、IL-6、IL-1β的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P <0.05,P<0.01),乳移平中剂量组IL-6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 乳移平对肿瘤的生长和前转移微环境的形成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它可能通过抑制Angpt2、VEGF、IL-6、IL-1β表达、保护脉管系统的完整性、阻碍前转移微环境的形成,终抑制肺转移的发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