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
基于文献分析与德尔菲法筛选法制定下肢慢性溃疡中医药标准化诊疗指南方案体会
在系统的中外文献检索分析基础上,形成具有证据链级别的临床推荐方案初稿,然后通过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调查,形成一致的专家共识,后通过临床实践验证形成终的下肢慢性溃疡标准化诊疗方案.文献检索显示中医外科外治治疗具有一定优势,在局部创面量化评估与现代医学基本一致,其证据级别达到一级;德尔菲法筛选问卷均符合填写要求,问卷回收率、有效率及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对下肢慢性溃疡全身辨证与治疗分型集中于气......
作者:汤佳崯;王聪;冯泽宇;丁天雯;胡萌萌;姚昶 刊期: 2018- 07
-
基于分子网络模型的中药调控骨重建的评价方法
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许多抗骨质疏松中药能够对骨质疏松的关键病理环节——骨重建发挥多方面的整合调节.研究揭示中药调控骨重建的多成分、多靶点、整合作用机制,有待探索新的研究模式和方法.本文从骨重建的骨形成途径、骨吸收途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角度,分析骨重建的发生发展过程,探讨体外构建骨重建的生物网络、疾病网络模型,进而构建成分—靶点网络模型,为中药调控骨重建研究提供新思路.通......
作者:刘艳秋;于静华;战丽彬 刊期: 2018- 07
-
藏医药临床研究指南制定的方法探讨
2015年《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指南》的发布,为中医药领域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提供了权威的方法学指南.该《指南》的总体原则和普适性的操作程序步骤同样适用于藏医药临床研究,但在临床研究模式、干预措施、结局指标等环节的方法学细节上,藏医药与中医药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呼吁在该《指南》的基础上,结合藏医药学自身的特色进行相应的调整或细化,形成特异性的藏医临床研究方法指南,以便更具针对性地指导藏医药......
作者:罗辉;仲格嘉;刘建平 刊期: 2018- 07
-
汉英中医词典编译中多义词的文化保真:问题与对策
中医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医学实践、卓越的临床疗效,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医文化的海外推广对中华文化海外影响力的扩大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都颇具现实意义.中医文化走出去离不开翻译的助推,中医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东西方两种文化的交流.因此,在中医文化走出去中译者应尽可能再现原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大程度上实现文本的文化保真.......
作者:王彬 刊期: 2018- 07
-
房定亚教授应用中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总结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风湿科常见的、病情较重的疾病之一,可累及多个系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在缓解病情、控制临床症状及改善预后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长期或大剂量应用会引起严重的毒副反应,如性腺抑制、感染、骨质疏松、无菌性骨坏死、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1].房定亚教授为著名的中医风湿病专家,在数十年的临床诊......
作者:韩淑花;唐今扬;周彩云 刊期: 2018- 07
动态资讯
- 1 针刺及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 2 脉络宁对大鼠脑梗死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 3 中药安喘舒片防治儿童哮喘200例
- 4 针刺改善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睡眠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
- 5 川黄1号方对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肾功能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 6 中药对老年性痴呆免疫系统改变的干预作用
- 7 黄疸证型客观化研究
-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医务人员SARS 14例临床观察
- 9 生脉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胰岛素生长因子一1的影响
- 10 中西医结合人才社会需求调研报告
- 11 痰湿壅盛证高血压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肝硬化重度胆汁淤积症35例
- 13 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暨糖尿病论坛会议纪要
- 14 我对西学中的回顾与前瞻
- 15 新癀片外用的临床观察
-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疗效观察
- 17 早泄肾阳虚证血清蛋白质组学分析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构建
- 18 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纪要
- 19 愈心汤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50例
- 20 丹瓜方对ApoE-/-糖尿病模型小鼠脑组织Caspase-3蛋白及Bcl-2、Bax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