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
电针不同穴位对大鼠分娩镇痛效应及其神经递质作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不同穴位对大鼠分娩镇痛效应及其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方法120例模型孕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电针三阴交穴组(B组),电针合谷穴组(C组),电针合谷加三阴交组(D组),电针血海穴组(E组),药物组(F组),每组20只.采用热水甩尾测痛法观察大鼠痛阈值;Real-timePCR及Westernblot检测大鼠中枢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及5羟色胺2A受体(5-HT2A)、去甲肾上腺素......
作者:沈岩金;蒋秋燕;莫海霞;李丽;王梦莹 刊期: 2017- 07
-
不同频率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诱发焦虑大鼠ACC区磷酸化ERK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痛诱发焦虑大鼠前扣带回皮层(anteriorcingulatecortex,ACC)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kinase,ERK)磷酸化(p-ERK)水平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神经病理痛诱发焦虑的佳频率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8只)、2Hz电针组(8只......
作者:寿升芸;邵晓梅;沈醉;林小溪;叶佳瑜;魏骏骏;庄晟坚;蒋永亮;方剑乔 刊期: 2017- 07
-
补肾舒脊颗粒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P-4、Smad-4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补肾舒脊颗粒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通路BMP-4、Smad-4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将其分为空白组、西药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向成骨细胞诱导,干预28天后提取mRNA及蛋白,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检测BMP-4、Smad-4mRNA及其蛋白的......
作者:史光耀;鄢泽然;白雯;阎小萍 刊期: 2017- 07
-
温郁金醇提物对多药耐药人胃癌裸鼠异位移植瘤的抑制及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温郁金醇提物对多药耐药人胃癌裸鼠异位移植瘤的抑制及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lucosylceramidesynthase,GCS)的影响.方法将人耐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胃腺癌细胞SGC7901(vincristine-resistantgastriccancerSGC7901cells,SGC7901/VCR)接种于50只BALB/c裸鼠右侧背部皮下,建立荷瘤裸鼠模型......
作者:宋淑萍;蔡利军;孟立娜 刊期: 2017- 07
-
中医药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重塑的优势与思考
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cerebrovasculardisease,ICVD)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85%[1].其高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使其成为与心脏疾病、恶性肿瘤并列的人类三大致死性疾病之一,并成为全球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重大公共卫生负担和所面临的主要健康卫生问题[2,3],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缺血性脑损伤包括缺血期原发性损伤和再灌注期继发性损伤......
作者:任非非;刘敬霞 刊期: 2017- 07
-
穿山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及其并发肺间质病变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系统性、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临床上,RA患者常常并发肺部损伤.其中,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lungdisease,ILD)是RA患者常见的关节外并发症[1].RA-ILD早期常因无明显临床表现而易被忽略,晚期多出现肺间质纤维化,导致患者预后差,常因呼吸衰竭或并发肺部感染而死亡.......
作者:伍嘉琪;王茂杰;黄闰月;潘峰;黄清春 刊期: 2017- 07
-
中药透皮疗法联合西药对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血清CD62p、CD41表达水平的影响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全身关节炎症改变为主要病理改变,可侵及全身各处关节,导致多发性、对称性慢性增生性滑膜炎,从而破坏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终导致关节强直畸形,具有较高的致残率[1].有研究表明:RA患者在活动期存在异常的血小板活化,释放黏附分子CD62p、CD41,并参与RA的病理过程[2].本研究观察中药透皮疗法联合西药对RA活动期患者血清CD62p、CD41水平的......
作者:马建辉;王丽丽;曹东义 刊期: 2017- 07
-
茵连痛风颗粒治疗间歇期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茵连痛风颗粒(原名痛风2号冲剂)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痛风专科制剂,其处方是依据沪上著名夏氏外科传人夏涵教授数年临床经验方制成,组方以清热利湿、通络为法,用于治疗间歇期痛风性关节炎.笔者对其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娜;张明;王一飞 刊期: 2017- 07
-
试述针灸介入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治疗的可行性
排卵障碍是妇女不孕症的主要诱因,目前治疗该病以西药促排卵为主,但该疗法易导致卵泡发育不良,且妊娠率低.针灸对本病的治疗和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呈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笔者总结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机制研究的新进展,同时结合针灸机制研究的现状,从其调控下丘脑功能活动、垂体神经递质释放和卵巢功能活动变化角度,试述针灸介入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存在可行性,为其在临床的应用提供证据,也为深入相应机制研究提供新的......
作者:黄凯裕;梁爽;于美玲;武九龙;卢圣锋 刊期: 2017- 07
-
毒药治病之从“毒”治癌
本文针对含有一定毒性的中药治疗癌症进行阐述.笔者认为使用“毒药”治疗癌症晚期患者,对其生存和预后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伴有转移的患者.灵活地运用中医学理论,客观地认识中药的毒性,熟悉毒性中药品种及所含毒性成分,掌握其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针对不同患者个体化规范化治疗,可预防毒性中药中毒事件的发生.笔者从4个层面去认识毒药治癌的可行性,并从肠道菌群的角度去展望毒药治癌的规范化使用.......
作者:钱祥;邓德厚;张爱琴;刘鲁明 刊期: 2017- 07
动态资讯
- 1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承担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3项)开始报名招生
- 2 中医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现状和展望
- 3 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药治疗与髌下脂肪垫CT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 4 从“同病异证”到“同病类证”
- 5 康复新液与清热解毒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58例
- 6 鲜壁虎冻干粉抑制H22肿瘤血管生成机理的实验研究
- 7 洋葱黄酮类提取物对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活化小胶质细胞及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
- 8 抗早2号方治疗女童真性性早熟的临床研究
- 9 电针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 10 许铣教授治疗白癜风经验总结
- 11 灭瘿瘤汤佐以小剂量131碘治疗甲状腺腺瘤34例
-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13 加味当归补血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足细胞保护机制的研究
- 14 强心复脉颗粒对兔右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干预作用
- 15 大黄素联合吉西他滨对体外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生长及凋亡的影响
-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脑转移存活38个月1例报道
- 17 气虚血瘀证脑缺血再灌注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18 代谢组学中数据采集及分析的研究进展
- 19 中药超声电导靶位透入联合抗结核化疗治疗颈淋巴结结核的疗效观察
- 20 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与扶助肾中精气抗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