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年第4期文章
  • 文本外增译在《黄帝内经》英译中的应用

    增译法是一种重要的翻译方法,《英汉互译实用教程》中定义为“为了使译文忠实的表达原文的意思和风格并使译文合乎表达习惯,必须增加一些词语,就叫做增译法”[1].这种增译法是文本内增译,其目的在于补足原文中虽无其形、但有其意的语言单位,使译文完整,是一种语法意义上的增补;相比较而言,文本外增译,作为译者们经常使用的另一种增译法,是一种语义意义上的增补,其目的在于补偿由于翻译过程而造成的原文中的文化缺失,......

    作者:王娜;刘娜 刊期: 2017- 04

  • 我国开创的中西医结合科研及其启示(七)——著名危重病急救医学家王今达教授与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研究

    “世上本无路,全靠人走出.”是王今达教授在创建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生涯中经常说的一句话.1989年天津市急救医学研究所引进了美国CS3000血浆置换机,对这一新技术虽然做了充分学习和准备,却没有人临床实际操作过,年逾花甲的王今达教授坚持做了第一个试用机器的人,置换了2000毫升血浆[1].他率先将当时世界前沿学科——危重病急救医学引进我国,不怕风险,开创了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研究,成为我国急救医学界出......

    作者:陈士奎 刊期: 2017- 04

  •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范围多自肛端直肠开始,逆行向近段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端回肠.UC临床表现除了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肠道症状外,部分患者还有肠外表现,包括累及关节,例如肠病性关节炎,肝胆管疾病,如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还可以出现眼和......

    作者:李军祥;谭祥;毛堂友 刊期: 2017- 04

  • 砒霜治疗白血病的三次高潮和创新点

    砒霜治疗白血病经历了史上三次高潮,每次都源于新的医学发现和进步.1865年德国医生首先使用砷剂治疗白血病,但因疗效不稳定而被遗忘;1931年美国医生发现砷剂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效果较好,做了详细临床和病理学观察,明确了砷剂降白血病细胞的特异作用,但后来被新疗法取代;1970年代末对白血病的重新分类和基因诊断的新发现,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成为独立亚型.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医生在从中医药寻找抗......

    作者:李永明 刊期: 2017- 04

  • 刘嘉湘教授“扶正治癌”理论核心及运用方法

    我国是癌肿高发国家,尤其随着国内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营养过剩、各种生活高压也随之而来,造成国民近年各种肿瘤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并成为常见死因之一.目前对肿瘤的治疗,中医药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刘嘉湘教授早在六十年代开始从事肿瘤的中医诊治研究,首倡“扶正治癌”法.通过五十余年的临床实践证实,扶正治癌在扶正补虚、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1-7].笔者根据......

    作者:顾军花;刘嘉湘 刊期: 2017- 04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心肌损伤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成为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根据全国介入心脏病论坛(CCIF)报告,2015年中国大陆登记注册完成PCI病例超过567000例,位居世界第二.但是仍有无复流与慢血流、缺血再灌注损伤、围手术期心肌损伤(peri-proceduremyocardialinjury,PMI),以及支架内再狭......

    作者: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介入心脏病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介入心脏病专家委员会 刊期: 2017- 04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