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年第7期文章
  • 性早熟阴虚火旺证本质的进一步探讨

    通过对200例性早熟及青春期早发育女童中医症状的临床调查以及33年中医药治疗儿童性早熟文献的回顾分析,以症推证,以药测证,证实了在性早熟阴虚火旺证的辨治中,肝阴虚证与肾阴虚证具有同等甚至更为重要的地位,临床不可忽视,从而提出应将性早熟的阴虚火旺证准确地表述为肝肾阴虚火旺证.......

    作者:黄蓉;曾国章;黄海莹;汪永红;俞建 刊期: 2016- 07

  • 3个中医药国际学术合作项目的分析以及对中医药国际化的启示

    互补替代医学(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CAM)近年在世界各国医疗体系中日渐受到重视.西方先进工业国家希望将CAM中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手段纳入主流的医疗系统,以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降低医疗成本,这也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结合医学能够在美国兴起的主要原因[1].国内中医药在政府的支持下得到全面系统地发展,已经形成较为完善和符合现代化需求的理论体系,并在中国的......

    作者:张卫军;范吉平;许家杰 刊期: 2016- 07

  • 从疾病中医证候分类到分子模块分类

    医学的重要特性之一是对人体健康状态的分类,并藉此进行相应的治疗.我国具有特色的疾病证候分类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的重要模式[1].现代医学的疾病分类模式已被认识到存在诸多不足,譬如探知临床前状况的敏感度以及描述复杂疾病特异性均不够理想[2,3].随着对疾病和证候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病证结合分类变得更加细化[4,5].然而,由于分类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不足,疾病证候分类方法依然很难全面准确地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弛;张戈;陈可冀;吕爱平 刊期: 2016- 07

  • 中医痰证诊断标准

    证候是一个高度非线性的复杂巨系统[1],证候诊断研究是建立在广度、深度、基础与深入、数据研究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基础上的研究过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为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平台,数据挖掘用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构建证候诊断标准模型的研究是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之一,是目前中医证候研究的一个热点[2].潜在类别技术与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是近年来逐渐开始应用于证候诊断的新技术之一[3]......

    作者: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痰证学专业委员会(筹委会) 刊期: 2016-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