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年第11期文章
  • 从国际传播视角看词素翻译法在中医翻译中的局限性

    词素是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它可以分为词根和词缀.在中医翻译中运用词素翻译法,是指将中医术语拆分成若干部分,各部分或者至少有的部分在西医词汇中找到对应的词素,将这些词素结合起来仿造出一些新词.早在17世纪荷兰人就成功运用词素翻译创造了“acupuncture”(针)和“moxibustion”(灸)这两个沿用至今的中医术语.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中医翻译导论》[1]中专门提出了词素翻译法.在此后......

    作者:钱敏娟;张宗明 刊期: 2016- 11

  • 我国开创的中西医结合科研及其启示(三)——邝安堃教授开辟中医“阴阳学说”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破冰之旅”

    邝安堃(1902-1992年,广东台山人),我国著名内科学家、内分泌学家、医学教育家,优秀的医学家之一;更是一位杰出中西医结合学者、我国优秀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家之一,是中医“阴阳学说”中西医结合研究泰斗,对开创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做出了开拓性、先驱性、奠基性、历史性贡献.......

    作者:陈士奎 刊期: 2016- 11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徐经世临证用药规律研究

    徐经世先生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二届“国医大师”,是全国首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指导老师,安徽省国医名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先生从医60余载,学验俱丰,擅长治疗脾胃、肝胆、郁证、癌肿、妇科等多种中医杂症,临证紧扣病机,立法严谨,辨证清晰,处方用药融汇了自己独特的理论见解和临证经验,在中医杂症治疗领域独树一帜.本研究基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病历数据处理系统,选取徐经世先生近年来......

    作者:汪元;徐经世;张国梁;忻凌;李艳;李永攀;张莉 刊期: 2016- 11

  • 聂莉芳教授辨治蛋白尿经验

    聂莉芳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立足于探索中医药对蛋白尿的治疗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探讨并研究了蛋白尿的中医药辨治规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认为其主要病位在脾肾两脏,病机的重心为脾肾虚损.针对这一病机,运用中医药治疗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患者的正气,即重在调整脾肾两脏的失调.在治疗的过程中很好地体现了“法随证立”的治疗特色.笔者有幸师从聂莉芳教授,受益匪浅,现将聂教授中医药治......

    作者:张晶晶;聂莉芳 刊期: 2016- 11

  • 35年中西医结合研究之感悟

    自1981年参加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在国务院招待所召开至今已35个年头了.感叹无济于事,我总结一下自己35年走过的痕迹吧,可能更有利以后35年的后生汲取一些有益的摒弃一些无益的,也就对得起自己了.我的同邑乡贤钱穆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的书不能不读,一位是新儒学家,一位是中西文化比较学者,他们带给我们的是固守本土文化同时兼融西方文化的要旨.......

    作者:尹光耀 刊期: 2016- 11

  • 如何培养学生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教学启示

    自从1956年毛主席提出“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我国的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以来,“中西医结合”的概念逐步在我国医学界出现并不断深化.“结合”即融合、合并、合一、统一之义[1].《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中西医相互融合,绝不仅仅是技术方法上的,更主要的应当是中医的整体思维与西医的分析思维的逐步融合”[1].吴咸中院士也明确指出:“兼容中西医两种医学的思维方法很可能......

    作者:罗银河;王建玲;李丽鹏 刊期: 201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