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
HepG2.2.15用于中药复方治疗乙型肝炎研究的相关问题探讨
本课题组前期完成了经方小柴胡汤含药血清对HepG2.2.15细胞干预作用的相关研究,在HepG2.2.15用于中药复方治疗乙型肝炎研究过程中摸索出一些经验,现就此细胞培养及相关血清药理学运用等方面内容与心得进行回顾与总结,以期为同仁提供参考与借鉴.......
作者:陈少芳;万石川;王章林 刊期: 2016- 10
-
我国开创的中西医结合科研及其启示(二)——著名生理学家韩济生院士与针刺镇痛及麻醉原理的研究
1神奇“针刺麻醉”手术的发明及其临床应用中医运用针刺疗法止痛、治疗各种病症,已有几千年的实践经验,历代中医文献均有记载.但迄今尚未发现古代中医文献关于将针刺止痛用于手术止痛的记载.然而,唐代《集异论》一书中确有记录唐代名臣、政治家兼医家狄仁杰(公元630-700年,山西太原人)用针刺止痛,为一患儿摘取鼻部疣赘的真切描述:“狄梁公性闲医药,尤妙针术,……有富室儿,年可十四五,鼻端生赘,大如拳石,根蒂......
作者:陈士奎 刊期: 2016- 10
-
扬州耿氏喉科简史与临床经验
耿氏祖居山东东阿黄河边,我的七世祖耿树初是一位有些文化的花农.当地县城里一位刘姓的医生经常来我家园地拾捡花瓣,七世祖看到刘医生年岁大,往来不便,便代刘医生收集花瓣草药,并负责上门送药.日久天长,七世祖与刘医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自与刘医生相识,七世祖常登门叩问医理,帮助謄抄方药.......
作者:耿引循 刊期: 2016- 10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在郑州召开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会议于2016年5月6-8日在郑州市隆重召开.大会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会议主题为“促进学科交叉,共同防治眩晕”.出席本次大会的代表600余人,共接收论文200余篇,内容涉及眩晕相关的包括神经科、耳科、心理科、内科等专业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
作者:徐进 刊期: 2016- 10
-
实用血瘀证诊断标准
“实用血瘀证诊断标准”是依托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陈可冀血瘀证独特辨证方法传承研究”(No.2013BAI13B01),在文献整理、病例分析及定性访谈的基础上,参考既往血瘀证诊断标准修订而成(见表1[1]).一致性检验分析表明,不同研究者应用“实用血瘀证诊断标准”的诊断一致性良好;贝叶斯分析发现,与1986年的“血瘀证诊断标准[2]”和2011年的“血瘀证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3]”比较,......
作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6- 10
-
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宏观诊断标准研究
在前期文献分析及专家咨询进行冠心痛痰湿证宏观指标筛选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痰湿证宏观指标进行权重比较,通过核心工作组多轮专家讨论,制定冠心病痰湿证宏观诊断标准.结合陈可冀院士团队制定的冠心病血瘀证辨证标准,探讨建立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宏观诊断标准.......
作者:胡镜清;王传池;段飞;李先涛;刘刃;许伟明;江丽杰;吴朦;张伯礼 刊期: 2016- 10
-
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
血瘀证诊断标准[1]的建立是血瘀证客观化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血瘀证在不同疾病中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病证结合”是中西医结合临床的佳模式[2],血瘀证为冠心病临床常见证候,目前尚缺乏基于病证结合的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在系统整理古今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系统评价方法制定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指标条目池,采用德尔菲法完成专家咨询,按照横断面研究设计进行临床观察,终制定出包含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综合评......
作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6- 10
动态资讯
- 1 从“因瘀致毒”谈冠心病的病因病机
- 2 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年天津)
- 3 川芎嗪抑制血管重塑的研究进展
- 4 中医证本质研究思考
- 5 健儿强身膏对哮喘儿童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免疫调控作用
- 6 季德胜蛇药片对乙肝病毒复制指标阳性者的影响
- 7 新癀片辅助治疗环杓关节炎60例
- 8 温郁金提取物对食管癌TE-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9 枳术汤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8例
- 10 中药煎洗防治紫杉醇所致神经毒性38例
- 11 病证结合、系统分段、多维指标中医临床效应评价方法建立初探
- 12 腭咽成形术后中西医结合止痛效果观察
- 13 健骨二仙丸含药血清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 14 中西医结合医学在中医药创新发展中的作用
- 15 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症状治疗现状
- 16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观察
- 17 清热祛瘀颗粒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影响
- 18 大黄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病60例
- 20 补肾强督方含药血清对强直性脊柱炎OPG/RANKL通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