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年第4期文章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纪要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2015年1月24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部门有关领导和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360余位会员代表出席大会.......

    作者:冯哲;孔令青;吕文良 刊期: 2015- 04

  • 定性访谈法在名老中医传承研究中的应用:思路与体会

    名老中医传承研究是中医药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定性访谈法兼顾医生经验的主观性和个性化,是探索挖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一个主要研究方法.本文在总结名老中医传承研究现状基础上,探讨了定性访谈法在名老中医传承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同时结合课题组在名老中医传承研究工作中的体会,提出了定性访谈法在名老中医传承研究设计、访谈实施、资料转录与分析、报告撰写过程中应用的思路和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名老中医......

    作者:罗静;付长庚;徐浩 刊期: 2015- 04

  • 美国结合医学临床在全科医学领域的发展

    近20年来,美国结合医学临床、科研和教学均得到迅猛发展.民众的热情要求西医师能够了解互补替代医学(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CA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能够提供临床咨询.美国的全科医学,尤其是家庭科,是早接纳结合医学的专业学科,因为两者诊治的疾病谱存在交叉和重叠,也强调基本相同的核心价值,如以患者为中心、循证医疗、治疗的主动性及连续性.随着结合医学全科......

    作者:张卫军;许家杰 刊期: 2015- 04

  • 王拥军——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的继承与创新者

    王拥军教授带领团队长期致力于“中西医结合防治骨退行性病变(慢性筋骨病)”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成果:提出了“气虚血瘀肾亏,筋损骨衰髓空”是筋骨退变的重要病理基础,创立了“调和法”(调和气血、补益肝肾)和“调衡法”(调衡筋骨、恢复平衡)的防治思想体系以及“调和气血法”、“调和(肾)阴阳法”、“补肾益精法”、“筋骨平衡法”等法则和技术方法,形成了“慢性筋骨病”防治学术思想体系,提高......

    作者:梁倩倩;崔学军;唐德志;卞琴;舒冰;李晨光;赵东峰;徐浩;王晶 刊期: 201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