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
补肾固筋方对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兔血清及关节液IL-1、TNF-α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肾固筋方对骨性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模型兔血清及关节液IL-1、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8月龄左右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均采用改良HulthA造模法造模,西药组给予美洛昔康(每日药量6mg/kg),中药组给予补肾固筋方每日药量53g/kg,连续给药8周,取血清及膝关节前方部分滑膜组织......
作者:张冲;黄芸;张庆祝;季亚成;张英泽 刊期: 2015- 03
-
远志皂苷通过UPP通路清除AD大鼠脑神经细胞代谢废物积聚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远志皂苷(tenuigenin,TEN)对AD大鼠脑内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沉积、异常磷酸化Tau浓度积聚的清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右侧海马CA1区注射Aβ1-40建立AD模型,透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TEN低、中、高剂量组,并用远志皂苷(18.5、37.0、74.0mg/kg)对大鼠进行灌胃治疗,另设假手术组;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脑海马神经元中Aβ......
作者:陈勤;陈逸青;叶海燕;于剑奇;施其权;黄炎 刊期: 2015- 03
-
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是影响女性生殖活动和营养代谢两个基本生命过程的一种特殊疾病,发病率为育龄妇女的10%.现代研究发现,PCOS患者自身在胎儿期,表现为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导致出生体重下降;在儿童期发生体重增加追赶(catch-up)现象,是青春期的月经失调、高雄激素、女孩超重、肥胖症高发人群.在生育期主要表现闭经、不孕、不育,给家庭造成严重......
作者:吴林玲;闫颖 刊期: 2015- 03
-
红花黄色素对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已成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主要诊疗手段.造影剂肾病(radio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RCIN)是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已成为医院获得性急性肾衰竭的常见病因.肾脏为高灌注器官,对缺血以及缺血再灌注非常敏感.研究表明,红花黄色素(saffloweryellow,SY)对心肌及脑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1,2],但其对RCIN的保护......
作者:张成果;扈晓霞;孙少卿;张斌;王双义;齐金红 刊期: 2015- 03
-
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联合黄芪生脉饮治疗子宫颈HPV感染疗效观察
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是引起子宫颈癌变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研究显示,99%以上的子宫颈癌组织发现有高危型HPV感染,其中约70%与HPV16和HPV18型相关[1].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妇产科恶性肿瘤,高发年龄为50~55岁,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和子宫颈癌与HPV感染,性传播......
作者:潘琴;徐秀丽 刊期: 2015- 03
-
“活血散风,调和肝脾”针刺法治疗高血压病“圆运动”中医学原理浅析
高血压病是脑卒中、冠心痛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其患病率正在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石学敏院士开创的“活血散风,调和肝脾”针刺法治疗高血压病,由于其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阐述了“活血散风,调和肝脾”针刺法治疗高血压病所包含的圆运动原理.......
作者:栗振杰;张燕军;张丽丽;杜鑫;王舒;杜宇征 刊期: 2015- 03
-
扶正疏肝法治疗乳腺癌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1例
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anxietydisorder,GAD)[1],系泛化且持续的焦虑,不局限于特定外部环境,主要临床表现为经常性精神紧张、发抖、肌肉紧张、出汗、口干、头重脚轻、心悸、头痛头晕、上腹部不适,多见于女性,常与应激相关.其病程不定,易反复发作或成为慢性迁延难愈.GAD为焦虑谱系障碍中常见的表现形式,发病率较高[2],以经常性或持续存在的焦虑为主要临床相,并包括精神性焦虑,躯体......
作者:张玉人;林洪生 刊期: 2015- 03
-
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发展问题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病理过程,其准确的诊断与有效治疗是改善慢性肝病预后、降低慢性肝病病死率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十多年来,随着慢性乙肝(CHB)/丙肝(CHC)抗病毒治疗的研究的发展,对肝纤维化(包括早期肝硬化)病理组织学的可逆性及失代偿期肝硬化的肝功能改善翻开了新篇章;复方中药治疗难治性CHC肝纤维化美国Ⅱ期临床试验的成功实施为发挥中医药在治疗难治性病变中的优势打开了一扇门.......
作者:刘平 刊期: 2015- 03
-
关于“中西医结合”若干问题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逐渐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但迄今为止,人们对“什么是中西医结合”、“中西医能不能结合”、“中西医如何结合”等许多问题还存在歧义,影响中西医结合事业乃至中医现代化的发展.笔者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就以上问题谈一些个人看法,愿与同行互相探讨.......
作者:唐蜀华 刊期: 2015- 03
-
以学科评估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参评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的数据分析
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项工作方针,有着明确发展目标和独特方法论的学术体系.自从1981年我国设立学位制度以来,中西医结合在医学门类中作为一级学科,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等并列[1].......
作者:赵慧辉;王娟;单娇;王伟 刊期: 2015- 03
动态资讯
- 1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 2 原发性肝癌异常舌下络脉的特征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相关性研究
- 3 针刺改善大鼠胚泡着床障碍机制初探
- 4 千金黄连丸加味方对胰岛素抵抗小鼠胰腺的影响
- 5 芪蓉润肠口服液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观察
- 6 和解汤对慢性乙型肝炎T细胞受体Vβ7基因表达的影响
- 7 四妙勇安汤联合西药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热壅血瘀证患者PCI术后t-PA及MCP-1的影响
-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 9 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塞通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中缓再流现象的影响
- 10 黄芪注射液对IgA肾病患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
- 11 计算机药物虚拟筛选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 12 三通法针刺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TNF-α及IL-1 β的影响
- 13 中药体外抗肿瘤效应血清药理学研究现状与前景
- 14 靖咽袋泡茶治疗急性咽炎86例
- 15 血脂异常中医证型变化规律观察
- 16 西洋参茎叶总皂甙的心血管效应及其机制探讨
- 17 抗过敏冲剂治疗慢性荨麻疹及其对血清RANTES、Eotaxin和TNF-α水平的影响
- 18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
-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 20 IVF中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中西医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