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医药联合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50例临床观察
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是儿童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标准化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作为过敏性哮喘唯一有效的对因治疗,其疗效已经得到临床验证,然而全身性不良反应的发生和起效缓慢成为了限制其发展的两大因素.我科自2008年引入丹麦ALK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至今已开展治疗200余例,而且在治疗过程中加用中医药治疗,收到理想......
作者:黄腾;叶敏如;许尤佳 刊期: 2013- 09
-
灯盏花素对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中s-100β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抑制作用的观察
脑损伤为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bypass,CPB)的一项严重并发症,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其严重程度直接影响患者预后和手术治疗的成败[1].实验表明灯盏花素(Breviscapine)具有一定的脑保护和神经保护作用[2].本研究旨在观察灯盏花素对CPB下瓣膜置换术中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的影响,评价其在CP......
作者:崔国庆;滕金亮;王丽;王培培 刊期: 2013- 09
-
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通过对临床运用中药复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文献的归纳性回顾,探讨其治疗的高频药物,以期提高中医药方药理论与医疗实践水平.方法选取近30年医学期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中药复方,建立中药复方数据库,对用药的功效、归经、性味等特征进行统计.结果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75首复方中单味药126味,前31味药累积使用频次占总频次的70.7%,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高频药物.从功......
作者:柳春;梁永林;姚柳伊 刊期: 2013- 09
-
精索静脉曲张合并男性不育的论治难点与对策
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0%~15%,在不育男性中发病率为25%~40%,WHO把VC列为男性不育的首位原因[1].然而,并非所有VC患者均出现不育或生育力下降,大部分的精索静脉曲张均能顺利生育,也有文献报道手术治疗VC对男性不育症缺乏确切疗效[2].与此同时,近10多年来国内有较多文献报道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VC合并男性不育取得较好疗效[3];并且在基础研......
作者:袁少英 刊期: 2013- 09
-
慢性前列腺炎合并男性不育的论治难点与对策
近年来前列腺炎发病率急剧增高,慢性前列腺炎常常通过导致精液质量的改变而致男性不育,成为男性不育症重要的病因.......
作者:李海松 刊期: 2013- 09
-
中医药靶向神经血管单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思考
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unit,NVU)概念的提出,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ischemicstroke,AIS)提供了新靶点,即应针对包括神经元、微循环及神经胶质在内的整体进行治疗,弥补以往单一针对神经元或血管治疗的局限性.同时,国内外针对AIS后NVU保护的药物研究陆续展开,临床试验存在诸多失败.中医药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及整体调节的优势特点,符合靶向NVU多靶点整体......
作者:雷亚玲;刘擎;罗翌 刊期: 2013- 09
-
临床医学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
任何一门科学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否则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所淘汰.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文化必须汲取先进的元素,不断充实自身体系,才能达到不断发展与创新,医学亦不例外.笔者认为发展中医不仅要继承和发扬中医学的特色,而且还要具有时代的特色.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离不开中医,中医的发展也需要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既不能取代中医,也不能取代西医.中西医结合是中医学与时俱进中所......
作者:刘宝厚 刊期: 2013- 09
-
18例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其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的文献报道(2000年1月-2011年12月国内医药学期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例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报告中,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样,皮肤及附件反应和神经肌肉系统反应各占50%,以老年人及女性为主,涉及......
作者:柳海琛;柳海环 刊期: 2013- 09
-
从医患供需关系看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培养方向
人才的培养是学科发展的基础.通过了解人才结构与社会需求关系,可以从现实角度体现出学科存在的价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于2002年委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进行国内外结合医学发展调研,收回的项目数据显示,结合医学临床应用广泛、疗效越来越得到患者的认同;我国基层70%~80%是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疾病,深得群众的信任;结合医学教育渐成体系、持续升温,通过院校教育、西医学习中医班和中医学习西医班等多种形式扩......
作者:毛平;孔令青;张莹 刊期: 2013- 09
-
关于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
中西医结合是指导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大方针,50多年来,中西医结合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毋庸讳言,近年来,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中西医结合发展遇到了许多新问题,发展态势不容乐观.2012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通过抽样调研和专家访谈,调查了当前中西医结合人才结构状况.调查区域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省市的中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调研对象包括院士、专家和青年学者,还调研了10......
作者:陈凯先 刊期: 2013- 09
动态资讯
- 1 姜黄素对帕金森病小鼠运动障碍和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2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乳胞素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
- 3 鱼胆中毒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 4 加味玉屏风散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 5 百令胶囊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的临床观察
- 6 黄芪注射液和络泰辅助治疗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32例
- 7 清热活血、益气养阴法辨治隐源性机化性肺炎2例
- 8 试述针灸介入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治疗的可行性
- 9 中药天癸方对雄激素致不孕大鼠下丘脑Leptin 受体及神经肽Y mRNA的影响
- 10 利肤膏外用治疗慢性透析患者合并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 11 黄芪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 12 健胃舒颗粒分煎与合煎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
- 13 血府逐瘀汤诱导内皮祖细胞参与缺血区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 14 芪药消渴胶囊干预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76例的临床观察
- 15 补肾调经系列方周期给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 16 阿魏酸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初步临床观察
- 17 雷公藤多甙辅助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6的影响
- 18 益气补肾颗粒治疗对微小残留白血病患者CD4+CD8high 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
- 19 姜黄素对爪蟾卵母细胞表达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影响
- 20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