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
芪参胶囊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微血管性心绞痛(microvascularangina,MVA),又称心脏X综合征,是指一组具有典型劳力性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无冠状动脉痉挛依据并排除其他可引起缺血性心电图改变心脏病的临床综合征.随着冠状动脉造影的广泛开展,本病的诊断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MVA发病机制仍不很明确,目前认为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能力降低、内皮功能异常等有关[1],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本研究旨......
作者:张颖莉;朱雪梅;袁贤奇 刊期: 2013- 08
-
关于中西药组合运用方案评价体系构建的设想
本文论述了中西药组合方案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并系统阐述了这一评价体系的内容,此外,还就这一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作了说明.笔者认为,基于患者的需要以及医生的责任,这种评价体系的研究是有必要的.这一体系构建的终目的是要产生一个针对具体疾病的佳中西药组合治疗方案,这个佳方案是对不同中西药组合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在这个方案里,中药和西药进行组合运用,一方面它对机体是安全的......
作者:杨云松 刊期: 2013- 08
-
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暨糖尿病论坛会议纪要
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暨糖尿病论坛于2012年11月2-4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大会共有来自全国的264名代表参加.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穆大伟主持进行了内分泌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成立了以高思华教授为主任委员的第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大会还听取了上届主任委员林兰教授代表往届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做的......
作者:魏军平;王秋虹;高嘉良 刊期: 2013- 08
-
芳香温通方药在冠心病心绞痛防治中的古今应用
芳香疗法(Aromatherapy)是将气味芳香的药物制成适当的剂型,作用于全身或局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自然疗法.该疗法历史悠久,早在我国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应用熏疗及艾蒸等疗法的记载,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文献中亦有芳香疗法治疗疾病的记载[1,2].1928年,现代芳香疗法由法国化学家ReneMauriceGattefosse正式提出,通过各国科学家长期的研究显示,许多芳香类植物精油具有止痛、抑菌、......
作者:刘龙涛;陈可冀 刊期: 2013- 08
-
我们需要什么研究来支持将结合医学运用于临床的决策?——效益比较研究可以填补其间的沟壑吗?
在补充和结合医学临床研究中,专家和科研工作者往往片面地追求研究纲领而没有充分考虑到终服务对象,即患者的需求.因此,以往大多数的临床研究都集中在评价治疗措施的效力,却缺乏关于其临床效果的研究数据.效益比较研究(comparativeeffectivenessresearch,CER)旨在通过提供对可能的佳治疗方案利弊的比较证据,使决策者能明智选择佳治疗方案.这种证据,较之传统意义上的RCT研究证据更......
作者:Claudia M. Witt;黄文静;劳力行;Brian M. Berman 刊期: 2013- 08
-
天然药物学的现代化道路和前瞻
药物是古代先民寻找食物时发现的有用的副产品.公元1世纪时东西方的天然药物学已经发展成独立的学术体系,在中国出现了,而在罗马帝国则出现了堪与之媲美的(OnMateriaMedica).在西方,文艺复兴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药物学也实现了现代化,不断涌现出疗效显著的人工药物,逐渐取代了天然药物的临床应用和市场,天然药物的研究工作几乎被遗弃.然而,在中国,天然药物仍然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药物,具......
作者:王台 刊期: 2013- 08
动态资讯
- 1 第12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纪要
- 2 丹蒌片治疗痰瘀互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评价
- 3 手法针灸足三里穴脑内效应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
- 4 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对胃癌腹膜转移细胞系GC9811-P增殖及侵袭转移的影响
- 5 国内循证医学证据分级体系的引入及其在中医药领域面对的挑战
- 6 四磨汤对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及泌乳的影响
- 7 中西医结合的当前之路:融通协同
- 8 滋水清肝饮改善乳腺癌三苯氧胺治疗副反应84例分析
- 9 自拟消炎粉外治糖尿病合并阴道炎112例
- 10 特应性皮炎中西医发病机制的比较与思考
- 11 姜黄素对人食管癌耐药细胞逆转作用的实验研究
- 12 关于复方中成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 13 川芎嗪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 14 稳斑护脉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影响的分子机制
- 15 参附注射液治疗慢率性室性早搏疗效观察
- 16 益肾降浊冲剂对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骨代谢的影响及与免疫指标的关系
- 17 中医药在重症肌无力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 18 中药调节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研究概况
- 19 清凉膏治疗肿痛型外痔的临床观察
- 20 心脉通对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后野生型p53基因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