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年第3期文章
  • 单味中药及其衍生物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治疗作用研究进展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IPF)是病因未明的慢性进展性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好发于老年人,病变局限于肺部,组织病理学和(或)影像学表现具有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sualinterstitialpneumonia,UIP)的特征[1].IPF以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50%左右的患者合并杵状指(趾),80%以上的患者双下肺可闻......

    作者:魏晓群;李时悦 刊期: 2013- 03

  • 中医药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行为障碍性疾病,全球学龄期儿童及青少年患病率约为5.29%[1].ADHD常共患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学习困难等其他精神疾病,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有相当一部分儿童的症状会持续终身,对个人、家庭和社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2].目前西医治疗以哌甲酯为首选,但其存在食欲减退、诱发抽动......

    作者:倪新强;韩新民 刊期: 2013- 03

  •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高磷血症研究认识

    磷是人体必需元素,含磷化合物在细胞组成(细胞膜和核酸)、代谢(高能磷酸键ATP的产生、关键酶的磷酸化)以及维持酸碱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正常成人体内含磷约7009,其中85%在骨骼,14%在细胞内,仅有1%在细胞外液;血清中70%磷为有机磷或磷脂,30%为无机磷.通常测定的血磷指无机磷,正常血清磷浓度为0.96~1.45mmol/L;肾脏和肠道是维持血磷稳定的主要器官,绝大部分磷通过胃肠道吸收,成人......

    作者:毕礼明;高峻;朱冬云;马济佩 刊期: 2013- 03

  • 麝香保心丸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

    动脉僵硬度增加是血管病变的早期表现,其后果导致收缩压和脉压增大,舒张压降低.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已证实,心血管病死率增加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动脉僵硬度增加和脉压增大相关[1-4].近年来大量基础研究结果提示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有保护血管、抗动脉硬化的作用[5],然而尚缺乏长期服用该药对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影响的临床资料.本试验给予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规治疗并口服麝香保心丸至少6个月,并检测反映动脉......

    作者:孙春玲;郑侨克;黄蕾;李艳萍;罗浩;贾芳;熊强 刊期: 2013- 03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60例临床观察

    在我国低出生体重儿占活产婴儿的5%,由于其胃肠道消化功能及免疫功能的不成熟,需要靠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来改善其生活质量.但随之而来的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arenteralnutritionassociatedcholestasis,PNAC)是PN应用过程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新生儿PNAC的发生率为7%~84%[1].有报道长期接受PN的患儿PNAC......

    作者:熊小丽;鄢素琪;丁艳;汤建桥;袁凯 刊期: 2013- 03

  •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特点与“毒损肠络”病机学说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病因不明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治愈难度大,常反复发作,甚至伴有肠外病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笔者将中医毒邪学说、络病学说与UC发病机制相结合,提出“毒损肠络”病机学说,认为湿热瘀毒积久损伤肠络是UC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病机关键,从中医及现代医学发病机制角度阐释其理论基础,完善UC辨证论治体系,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思路.......

    作者:王新月;闫昕 刊期: 2013- 03

  • 中药治疗痴呆临床试验中证候结局的评价

    证候疗效作为次要疗效指标已经在中药治疗痴呆的临床试验中广泛使用,证候评估工具是证候疗效评价的关键,目前的痴呆证候评估工具有待进一步完善,包括内容设计、信度和效度评价等.笔者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结合量表开发的共性要求,对证候评估量表设计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述评.......

    作者:倪敬年;时晶;田金洲;刘炳林;刘建平;刘铜华;徐世谦;崔公平;王永炎 刊期: 2013- 03

  • 2013年中美国家心血管病报告要点对比解读及其启示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与社会经济水平、生活方式以及生态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伴随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及老龄化进程而加快[1].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持续蔓延,中国已成为全球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区,因此及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合理防治策略至关重要.2012年8月和2013年1月,中国和美国相继正式公布了各自新的国家心血管病报告[2,3],两国报告中的统计数据均更新至2010-20......

    作者:陈可冀;刘玥 刊期: 2013- 03

  • 麻柔教授病证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浅谈

    在中医学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病证结合的诊疗模式,这一模式适于发挥中西医双方优势,在临床诊疗中广泛应用.麻柔教授是中西医结合血液学专家,“参西而不背中”,运用西医方法诊断疾病、中医方法治疗疾病的诊疗思路,在疾病诊疗过程中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根据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s,MDS)的发病特点,认为此病本在“毒瘀”,治以青黄散为主,解毒祛瘀,“去其所害”;同时根......

    作者:高飞;徐述;孙淑贞;胡晓梅;麻柔 刊期: 201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