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第8期文章
  • 中医方剂名称英译的归化与异化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加,当前的翻译理论对译文文化因素的要求日益提高.归化和异化翻译作为与语言及文化密切相关的翻译策略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它们的争论也不曾终止.译者一方面要忠实于原文,另一方面又要使译文流畅,符合译文读者的思维习惯.......

    作者:蒋基昌 刊期: 2012- 08

  • 中医需要接受科学洗礼

    古代东西方一切较为成熟的实用学术,诸如天文学、地理学、历法学、农学、建筑学以及医学等都有其一定的“科学内涵”,这些“科学内涵”都来自实践经验的逐渐积累和重复验证.古希腊医学具有容易接受“科学洗礼”的优势,其作为医学实践的认识和方法基础的哲学,包括“本体论”(ontology)和“逻辑学”(logics)能够有效地支持科学的发展.所以,随着西方文艺复兴时代以来自然科学的长足发展,希腊医学顺其自然地接......

    作者:王台 刊期: 2012- 08

  • 对比较效益研究GRACE准则的解析

    比较效益研究(comparativeeffectivenessresearch,CER)是目前国际上医疗卫生改革领域里非常流行的一个新概念.虽然其所含内容并非有质的更新,但是其所倡导的是一种新医疗研究的理念,一种针对国家医疗体系层面的政策导向.欧美国家正寄希望CER开启新一轮创历史的里程碑建设.虽然已有国际权威组织对CER的设计和报告制定了相关标准,但是对于其评价准则尚未涉及,故在国际药物流行病学......

    作者:谢雁鸣;廖星 刊期: 2012- 08

  • 中美两国对国际人体受试者保护体系认证的认知差异

    在国家鼓励创新药研发的积极势态下,国内各临床试验机构更加重视提高人体医学研究过程中对受试者的保护,并积极遵循医学伦理实践的规范.只有从国际人体受试者保护体系认证整体及各个认证领域不同层面深入分析,清楚了解中美两国医院对国际人体受试者保护体系认证的认知差异,才能有的放矢,做好争取国际相关组织认证的准备工作.......

    作者:訾明杰;唐旭东;高蕊;Tim Z.Shi 刊期: 2012- 08

  • 荟萃中西新成果 诠释临床结合点——评第2版《实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

    《实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主编的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专著,第2版是在第1版的基础上,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孙怡教授和安徽中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杨任民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韩景献教授组织全国40余家医院、科研机构的近百位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专家历时2年余编纂而成,该书高度重视内容的与时俱进,全面收集了近10年中医、西......

    作者:张伯礼 刊期: 2012- 08

  • 病证结合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经验举隅

    陈可冀老师临证倡导中西医病证结合,优势互补.每以辨证论治兼顾疾病特点,辨病用方贯穿辨证论治之精神,重视辨证论治与专病专方专药结合.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过早搏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室性),扑动与颤动(房性、室性),预激综合征等,属中医学“心悸”、“怔忡”的范畴.本文所论陈可冀老师治疗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早搏、阵发性房颤、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其他类型未包括在内.......

    作者:蒋跃绒 刊期: 2012- 08

  • 病证结合治疗高血压病

    陈可冀老师是早对高血压病进行病证结合研究的学者之一,早在1959年就开始注重高血压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阐明了高血压弦脉与儿茶酚胺代谢水平的相关性.陈可冀老师自50年代末开展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以米,在诊治方案上,先后经过:(1)辨证施治-辨证定方,随证加减、分证治疗;(2)辨病制定基本治则,并辨证加减;(3)专方专药治疗,以现代的中药药理作用为依据;(4)综合治疗等.......

    作者:马晓昌 刊期: 2012- 08

  • 诊治心力衰竭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总结

    1学术思想1.1病名应切中病机且反映临床特点心力衰竭是所有不同种类心脏病的终结局及主要并发症.陈可冀老师结合现代医学对该综合征的定义并参照中医历代与其相关的文献描述,认为仍将其按主要症状或体征特点归入到中医学的“喘证”、“肺胀”、“惊悸”、“怔忡”、“水肿”、“痰饮”及“阴水”等病证中不利于中医药学对心力衰竭的规范化研究.......

    作者:李立志 刊期: 2012- 08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