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第2期文章
  • 冬虫夏草及雷公藤多甙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及雷公藤多甙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DN大鼠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DN模型组(B组)、冬虫夏草治疗组(C组)及雷公藤多甙治疗组(D组)、两药联合治疗组(E组).12周后观察24h尿蛋白排泄量(24hurinaryproteincount,24hpro)、血糖(Glu)、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外周血白细胞(WBC)、谷草转氨......

    作者:郝丽;潘梦舒;郑云;王瑞峰 刊期: 2012- 02

  • 补肾舒脊颗粒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液成纤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肾舒脊颗粒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关节液成纤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影响.方法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选择不同浓度的合药血清与AS患者膝关节液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共同孵育,运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分泌IL-6水平,并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ase-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方法从......

    作者:朱俊岭;阎小萍 刊期: 2012- 02

  • 化疗药致神经毒性的机制及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化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所引起的不同程度的神经毒性是临床常见的药物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近年来,对其毒性机制的研究虽已广泛开展,但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其明确的机制;治疗方面也未找到更有效的方法.现对其机制和治疗药物综述如下.......

    作者:张金芝;郑卫红 刊期: 2012- 02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绝经期前女性发生月经紊乱、不孕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报道的发病率从2.2%~26%不等,不同国家或地区发病率存在较大差异[1].2010年澳大利亚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PCOS的患病率高达(17.8±2.8)%(根据2003年制定的鹿特丹标准)[2].北医三院2010年对我国北京地区的2111名社区育龄妇女调查显示6.11%患者存在PCOS[3].PCOS患者临床症状多......

    作者:房其军;李晓倩;沈山梅 刊期: 2012- 02

  •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术后疗效观察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tisobliterans,TAO)多发于下肢血管,是一种以中、小动脉和静脉节段性、无菌性炎症和血管腔内血栓形成为特征的慢性闭塞性疾病,绝大多数发生于男性[1].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手术、药物治疗、干细胞移植、血管腔内治疗等.......

    作者:刘波;马鲁波 刊期: 2012- 02

  • 新癀片辅助治疗心包切开后发热104例临床观察

    发热究其原因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心脏手术后常出现发热症状,一般为中度发热,高热40℃以上甚少.在临床上,心脏手术常植入牛心包补片、人工瓣环及瓣膜等异物,依据卫生部抗生素应用规范于术前及术后给予相应预防性抗感染等处理,已往临床观察,抗感染针对心脏术后中度发热效果并不理想,自2009年以来,笔者将新癀片用于心包切开后发热的治疗,使术后发热得到较好的控制,现报告如下.......

    作者:项海燕;唐燕华 刊期: 2012- 02

  • 从血管老化角度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中医防治策略

    动脉粥样硬化是随增龄不断增长、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的慢性退行性疾病,抗血管细胞老化正逐渐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新策略.动脉粥样硬化演进过程中,内皮细胞更新加快,出现多种诱导血管老化的生物学功能紊乱,引起端粒、端粒酶的变化,造成内皮细胞老化及功能异常.在炎症等致病因素与AS斑块形成之间,端粒、端粒酶可能起着关键性的桥梁作用.我们以往工作发现,补肾为主的中药复方在明显改善衰老症状和功能的同时也表现......

    作者:申定珠;陈川;迟惠英;赵红彬 刊期: 2012- 02

  • 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的反思

    中医、西医治疗艾滋病的现状使得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成为重要的治疗策略.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疗效,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希望能发挥中西医结合的大优势,在治疗艾滋病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者:王丹妮 刊期: 2012- 02

  • 睡眠障碍中医相关理论探讨

    中医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睡眠障碍的内涵、病因病机及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战国秦汉时期《内经》的产生,为中医学睡眠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此后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形成了其独特的理论体系.......

    作者:裘昌林 刊期: 2012- 02

  • 不同群体患者失眠的诊治特点

    睡眠障碍不仅临床表现多样,病因病理各异,而且对于不同的群体,由于其体质及生理、病理变化等特异性改变所表现的睡眠紊乱症状也不同[1],现将女性、老人及儿童失眠诊治特点作一探讨.......

    作者:曹晓岚 刊期: 2012- 02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