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
不同频率针刺手法诱发脊髓背角广动力范围神经元放电模式的非线性分析
目的应用非线性动力学方法探讨不同频率针刺手法诱发脊髓背角广动力范围(widedynamicrange,WDR)神经元放电信号的编码特征.方法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技术判定SD大鼠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不同频率(0.5、1、2、3Hz)均匀提插手法针刺大鼠足三里穴;利用非线性动力学方法提取并分析脊髓背角WDR神经元放电信号中所包含的与针刺频率相关的特征性信息,通过计算放电频率、峰峰间期、嵌入维数、......
作者:周涛;王江;韩春晓;石田寅夫;郭义 刊期: 2012- 10
-
斛芪浸膏对60Co辐照后小鼠胸腺淋巴细胞活力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斛芪浸膏对小鼠胸腺淋巴细胞经钴60(60Co)辐照后细胞活力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取4~8周龄健康雄性昆明小鼠,分离胸腺淋巴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分为对照组、辐照组,以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对照组和辐照组加等量无血清RPMI-1640培养液,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等量斛芪浸膏溶液(25、50和100mg/mL).除对照组外,其他4组均给予60Co-γ射线5Gy单次辐照.分别于辐照后1......
作者:张军勇;王凯丽;王傅喆;李柏 刊期: 2012- 10
-
针刺治疗PCOS:当前的实验和临床报道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临床以持续无排卵、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为主要特征,同时还存在着远期并发症的危险,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子宫内膜癌等.下丘脑-垂体-卵巢(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HPO......
作者:郑艳华;苏念军;丁涛;马红霞 刊期: 2012- 10
-
槲皮素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机制研究进展
神经退行性疾病(degenerativediseasesofthecentralnervoussystem,ND)是一组以原发性神经元变性为基础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该类疾病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Huntington舞蹈病(huntingtondisease,HD)、脑缺血缺氧所致神经元变性......
作者:石玥;梁晓春 刊期: 2012- 10
-
血瘀证分子调控网络研究历程及前瞻
梳理血瘀证科学研究文献,对血瘀证分子调控网络研究历程及前瞻进行简要述评.血瘀证本质研究早由陈可冀、王阶等首次提出,随后历经30余年,研究逐渐深入.血瘀证研究历程主要包括血瘀证诊断标准的制定,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家系、双生子与临床流行病学相结合的血瘀证研究,四大组学与血瘀证分子调控网络研究,以及信号转导网络与血瘀证研究等.随着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基础研究、临床诊断和药物研发等领域的运用,可看到人......
作者:杨杰;王米渠 刊期: 2012- 10
-
“易怒”应为怒致病的主要个性特征和重要发病条件
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探讨,提出“易怒”是多种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易怒应为怒致病的主要个性特征和重要发病条件,以期为怒致病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和预防途径.......
作者:王文燕;乔明琦 刊期: 2012- 10
-
第二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纪要
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市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会、宁波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分会协办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十四届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2012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继续教育学习班于2012年6月14~17日在浙江宁波召开.参加大会正式代表共500人,出席开幕式约520人.会议收到学术论文近300篇,在大会......
作者:李军祥;吕宾;孙聪;危北海 刊期: 2012- 10
-
基于中药活性小分子单克隆抗体的复方配伍机理研究新思路
中药复方配伍机理研究一直是中医药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但复方的复杂性使得目前研究方法难以适合其自身特点,制约了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笔者提出药物配伍关系与其体内代谢过程密切相关,制备中药活性小分子单克隆抗体,利用免疫分析方法能够实现多种主要药效成分的同时检测,可以阐明中药的体内代谢及相互作用关系,是进行复方配伍机理研究的新思路.......
作者:屈会化;赵琰;王庆国 刊期: 2012- 10
-
同层面的辨证模式是探索疾病证型规律的关键——从PCOS不同中医证型规律的研究中启示
中医辨证方法不仅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信息,也体现疾病发生与转归的全过程.规范的辨证方法为临床疗效评估与科研工作提供了检验的平台.笔者经过16年的临床探索,将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eovariansyndrome,PCOS)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在同一辨证层面(生殖内分泌代谢)上进行组间比较,并与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发现PCOS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在生殖内分泌代谢特征方面存在同质性和异质性.这对......
作者:王兴娟 刊期: 2012- 10
-
灵芝孢子粉引起胃肠道肿瘤患者CA72-4升高3例并文献分析
灵芝孢子粉是由多孔菌科真菌灵芝加工制作的保健产品,在我国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广泛的使用率,2002年灵芝孢子粉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认证,成为成功进入美国市场的中药之一[1].近年来,大量体内外实验证实灵芝孢子粉具有多种药理特性,特别对于肿瘤患者能够起到抑制肿瘤增殖与转移,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改善患者免疫状态,增强放化疗敏感性等作用,成为临......
作者:颜兵;何志华;秦志丰;施俊;李勇进;袁秀霞;魏品康 刊期: 2012- 10
动态资讯
- 1 补肾健脑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乙酰胆碱和海马区ERK1和ERK2表达的影响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134例
- 3 人参水提液对TAMs与肿瘤细胞共培养体系肺癌A54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4 对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几点看法
- 5 脾气虚证免疫相关基因组学机制初探
- 6 番泻叶和乳酸菌素片联合治疗小儿慢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 7 TFAR-19凋亡相关蛋白在心理应激小鼠胸腺中的变化及加味逍遥丸的调节作用
- 8 天然药物对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和再灌注的作用
- 9 以学科评估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参评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的数据分析
- 10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肝郁气滞证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
- 11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刊载基金资助论文统计分析
- 12 银杏叶提取物对窒息新生儿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血清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 13 中医医院应用综合性医疗模式治疗脑卒中的优越性
- 14 通过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技术观察针刺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 15 补肾化瘀祛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 16 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治疗中青年2级高血压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 17 应用祛风止动方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安全性评价
- 18 从冠心病中医防治的若干进展探讨结合点
- 19 血脂异常中医证型变化规律观察
- 20 康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期病变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