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第1期文章
  • 生血增白汤对骨髓移植后小鼠骨髓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生血增白汤对骨髓移植后小鼠骨髓中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促进骨髓造血重建的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G-CSF组)、生血组、生血+G-CSF组(联合组);建立小鼠骨髓移植模型,生血组及联合组胃饲生血增白汤浓缩煎剂.骨髓移植后第9、14、24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单核细胞凋亡率(APO)并分析细胞周期变化,进行外周血细胞和骨髓单核细胞计......

    作者:孙静;张栋 刊期: 2012- 01

  • 中医舌象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舌诊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舌象变化反映了正气盛衰、病邪深浅、邪气性质以及病情进退,在临床上对中医辨证施治、指导立法用药及诊断疾病预后至关重要.由于历史条件所限,传统舌诊方法仅限于肉眼观察和经验辨证,但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中西医学的不断渗透,对舌象的研究已深入到利用各种先进客观的实验方法在分子水平上探讨其形成机制,弥补了传统望舌的不足,从而更为本质地阐明了舌象的物质基础,促进了其科学化和客观......

    作者:王丽娜;岳小强;李白羽 刊期: 2012- 01

  • 中药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机制及研究进展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三位.但卵巢癌病死率却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研究表明,卵巢癌的发生与细胞凋亡障碍有关,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可能成为肿瘤治疗中有前景的手段之一[1].大量实验研究发现,大多数中药抗肿瘤药物均可诱导敏感的卵巢癌细胞发生凋亡,从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为此本文简要综述中药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机制及研究进展.......

    作者:王熙月;韩凤娟;吴效科;侯丽辉;闫忠鑫 刊期: 2012- 01

  • 玉蝉卫肺丸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rhinitisanditsimpactonasthma,ARIA)(2008)指出,该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大约15%~20%[1],我国针对中心城市人群的初步研究显示自报患病率为8%~21.4%,不同地区差异很大[2].近年来,尽管对于鼻变态反应的研究和防治有了较大进展,但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

    作者:李蕾;白桦 刊期: 2012- 01

  • 壮肾灵颗粒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及对血浆脑钠肽的影响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损害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血浆脑钠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的合成和分泌主要在心室,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和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AHA)指南指出:血浆BNP水平升高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左室壁肥厚与左室灌注压升高相关.BNP可作为判断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指标及判定治疗效果的指征.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吕健;傅晓霞;吴乐文;杨帆 刊期: 2012- 01

  • 对糖尿病肾脏病的认识及中医药临床研究现状的思考

    随着临床和病理研究的进展,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和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kidneydisease,DKD)的概念及其理念的推广,对DKD领域的临床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给中医药治疗DKD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采用良好的研究设计,合理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能够反映DKD病理生理的恰当的生物学标记物以及有说服力的反映疾病转归的硬终点,进行足够疗程的......

    作者:王丽;饶向荣 刊期: 2012- 01

  • 脑卒中的中医传统病机分析

    脑卒中(缺血及出血)归属于中医中风范畴,迄今认为“风、火、痰、气、瘀、虚”为其病因病机,其中“风、火”是发病的关键始动因素.通过按时相次序及因果关系分析,笔者发现:卒中发病在先,是因;“风、火”出现在后,是果.与其他脏器的血栓栓塞性、出血性疾病的平行比较,提示脑卒中后之所以出现“风”证候是由其自身生理特点所决定.根据《内经》,提出脑卒中的病理是:脏腑经遂(脉)受病,“痰瘀故邪”或血内溢(瘀血),耗......

    作者:张久亮;李英姿;杨海英;库洪安;史载祥 刊期: 2012- 01

  • 稳态作为中医“证”研究的新思路的依据和意义

    稳态是控制系统的关键特征,在生物体系中广泛存在,如个体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细胞类型、环境饮食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新生物性状、药物成瘾、长期记忆形成等.参与稳态形成的机制常有表观遗传修饰、长半衰期物质形成、正反馈环路形成、干细胞激活等.中医“证”的研究引入稳态概念,实质上是探讨量变导致质变的机制;也使我们重新考虑“证候”动物模型的典型时间窗口和什么是中药改善“证”的核心效应.稳态概念既符合中医的理论特色......

    作者:黄建华;卞琴;李文伟;沈自尹 刊期: 2012- 01

  • 结合医学在医院的临床实践及发展思考

    概述了中国的中西医结合和国际结合医学在医院的临床实践情况,并就其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从政策法规、安全性、有效性及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一些看法.......

    作者:崔永强;周冰;陈荠;南继红;王慧娟 刊期: 2012- 01

  •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效应指标把握度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国内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RCTs)的效应值大小是否基于足够的样本含量以及充分的把握度.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万方数据库,筛选、纳入干预时间≥3个月的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RCTs.两人独立提取样本量等研究信息.根据样本量计算公式推算效应值大小的把握度.结果共纳入207项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RCTs研......

    作者:马立新;刘建平 刊期: 2012-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