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
妇科虚寒证大鼠模型的创建
目的模拟妇科虚寒证发生的病因,依据“寒邪伤阳”的中医学理论,创建妇科虚寒证模型.方法将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正常组,每组20只.模型组置于0~1℃冰水中并放入4℃冰箱中,2次/天,20min/次,共30天.每天测定大鼠体温及观察动情周期的变化,当大鼠体温降低(与正常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阴道细胞涂片显示动情周期紊乱时,显示造模成功.择动情间期处死大鼠,检测血液生殖内分泌激素......
作者:徐丁洁;成秀梅;杜惠兰 刊期: 2011- 11
-
电针刺激对高龄鼠氯胺酮麻醉认知功能及β-淀粉样蛋白抗体的影响
目的研究电针刺激对高龄鼠氯胺酮麻醉后行为学变化以及血清中抗β淀粉样蛋白(Aβ)抗体和海马Aβ的变化,以探索电针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14月龄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氯胺酮麻醉组(麻醉组)和氯胺酮麻醉加电针组(电针组),每组10只.麻醉组和电针组用50mg/kg氯胺酮腹腔注射进行麻醉每天1次,连续7天.电针组从实验第1天开始,待大鼠麻醉完全清醒后,进行电针治疗30min,每日2次,连续7......
作者:蒋殿宇;吕黄伟 刊期: 2011- 11
-
IVF中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内膜处于允许囊胚黏附、穿透并植入而导致胚胎着床的状态.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在月经周期中呈规律性改变,反映内膜的功能状态,是预测内膜容受性的简便指标.很多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在妊娠组与非妊娠组有显著性差异,DechaudH等[1]发现,预测内膜容受性有效的联合指标是内膜类型、内膜厚度和舒张期末血流.同时,OkohueJE等[2]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厚度为7~14mm时,体外受精......
作者:赵丽颖;夏天;宋文嘉 刊期: 2011- 11
-
PC12细胞作为氧化应激细胞模型的研究进展
在正常机体内,活细胞可以从不同来源持续产生自由基,如线粒体从电子传递链释放自由基,信号转导剂氧化亚氮等形成活性的亚硝基自由基,氧化还原反应中活化的金属通过Fenton反应和Haber-Weiss反应产生自由基,当种种原因导致体内过氧化氢(H2O2)、一氧化氮(NO)、过氧自由基O2-等各种活性氧化物(reactiveoxygenspecies,ROS)超过了机体内源性的抗氧化能力,则引起机体内氧化......
作者:黎巍威;王学美 刊期: 2011- 11
-
狼疮Ⅰ号方对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免疫调节作用观察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以全身免疫异常而致多器官受累为特征的疾病,免疫病理以T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等共同参与的一系列免疫异常为特征.狼疮Ⅰ号方是边天羽经验方[1],主要组成为黄芪、沙参、生地、元参、赤芍、当归、桃仁、红花、郁金、莲子心、甘草等.其中黄芪健脾益气,沙参、生地、元参养阴清热,赤芍、当归、桃仁、红花、郁金活血化瘀,莲子心清心热,甘......
作者:卢桂玲;李群燕 刊期: 2011- 11
-
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康复量表理论框架及条目池构建
目的探讨构建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康复量表的理论框架及条目池的思路及步骤,为该量表的研制和特性考评做好前期工作.方法遵循中医学理论指导及心理测量学量表研制规范,通过文献调研、专家咨询等系列步骤,初步拟定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康复量表的理论框架及条目池.结果量表包含生理功能、心理功能、活动能力、疼痛、总体评价5个领域,外附1个适用于术前及出院后远期疗效评测的社会功能领域,每领域包含中医相关脏腑、气血的状况及......
作者:苏碧莹;刘少南;李晓彦;温泽淮;曹立幸;吴大嵘;陈志强 刊期: 2011- 11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在我国,高血压病存在“三高”、“三低”和“三不”现象,防治任务迫切而艰巨.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是高血压病治疗的佳方略,临床上应注意几个关键问题:把握中、西医治疗理念的差异,客观评价中、西医疗效,坚持中药与西药的配伍应用,讲求辨病治疗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科学防治靶器官损害,重视高血压病的非药物治疗.......
作者:鹿小燕;史载祥 刊期: 2011- 11
-
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核心理念是快速康复
笔者提出围手术期研究的定位是:正确的手术决策是手术成功的前提,熟练的手术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周到而恰当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开展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核心理念是“快速康复”.其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在于可以促进手术水平的提高;优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整体疗效;促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提高学术水平;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加快中医药走向世界.......
作者:陈志强 刊期: 2011- 11
-
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定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定在个体化治疗、研究质量、报告偏倚、安全性评价等方面面临着一些问题.通过全面检索补充与替代医学领域现有的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定方法,并与目前公认标准的对抗医学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定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笔者提出了针对以上问题的应对策略:在个体化治疗方面,可考虑纳入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在研究质量方面,提出了证据不足时形成指南建议的方法;在报告偏倚方面,列出了常用的补充与替代医学数据库;......
作者:王波;詹思延;刘保延 刊期: 2011- 11
-
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0)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于2008年上海第20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学术会议时起草了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试行草案),2009年南宁第21届会议对试行方案进行了进一步修改,2010年8月苏州第22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会议进行了再次讨论和修订,修改成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此诊疗共识经过中西医结合消化专业委员会全体到会专家投票表决通过,现公布如下.1概念胃食管反流病(ga......
作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1- 11
动态资讯
- 1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22例
- 2 中药天癸方对雄激素致不孕大鼠下丘脑前阿黑皮原mRNA的影响
- 3 化痰通络方对IL-1β刺激的R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及TNF-α和aFGF的影响
- 4 新癀片辅助治疗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发热患者60例
- 5 《中西医结合血栓病学》一书出版
- 6 宁心痛颗粒及其有效组分抑制HSP60诱导的THP-1细胞炎症反应的实验研究
- 7 关联规则方法分析小儿病毒性肺炎热与痰相关病机
- 8 通心络对AMI延迟介入治疗术后血小板活化因子、血管内皮功能、TIMI血流分级的影响
- 9 宫糜平治疗乳头型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
- 10 银杏内酯类合成物F抗血小板激活因子和组织胺的实验研究
- 11 中医方剂名英译问题探讨--格式及其内涵
- 12 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
- 13 参灵扶正胶囊和清毒胶囊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 14 鱼腥草注射液灌肠配合思密达治疗病毒性肠炎30例
- 15 补肾冲剂联合苦参素治疗肝肾亏虚兼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 16 舒血宁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水平的影响
- 17 人参总皂苷抑制钙调神经磷酸酶信号通路参与其抗右室肥厚作用的实验研究
- 18 脑心通胶囊对2型糖尿病亚临床血管病变患者血管重构的影响
- 19 法象药理与中药自然属性的相关性研究
- 20 中药阴道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8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