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
活血解毒中药抗炎及稳定易损斑块的探索与思考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血管的慢性炎症病变,其累及心脏引起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对AS危险因素的深入了解和积极控制,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然而,急性心血管病事件的一级预防仍缺乏有效的措施,全球每年约1900万人突发急性心血管事件.这迫使我们在现有认识的基础上,对心血管病的病因病机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作者:徐浩 刊期: 2008- 05
-
从气概念谈中医名词术语翻译的特殊性及翻译原则
本文通过探讨译者在翻译时应正确认识中医中的气概念的重要性,认为中医名词术语翻译有其特殊性,因而在介绍和翻译中医药学时,译者要充分了解中医药体系的基本特点,掌握中医名词术语的真正内涵并根据其特点和原则进行翻译来保持中医药固有的独特性.......
作者:薛俊梅 刊期: 2008- 05
-
凤尾草颗粒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中药凤尾草颗粒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方法将155例BPH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108例)和西药对照组(47例),中药组予凤尾草颗粒剂5g,每天2次口服,西药组予保列治每天5mg顿服,两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MFR)、经腹B超测膀胱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PSS评分、MFR及残余尿......
作者:薛波新;单玉喜;向贵;王益;刘兆伟;汪意青;邵雪峰;张国庆;颜纯海 刊期: 2008- 05
-
和胃消痞胶囊治疗动力障碍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和胃消痞胶囊对动力障碍性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63例动力障碍性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和胃消痞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吗丁啉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治疗组痊愈3例,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5例,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7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作者:夏立营;葛文津;刘维佳;周佩云;李明喜;崔坤敏 刊期: 2008- 05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芩珠合剂联用伐昔洛韦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7例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入芩珠凉血合剂组、伐昔洛韦组、芩珠凉血合剂联用伐昔洛韦组(联合用药组),观察用药后止疱、结痂、止痛和痊愈的时间及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的发生率,同时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治疗前后评分.结果伐昔洛韦组止疱及结痂时间短于芩珠凉血合剂组;联合用药组的止痛及痊愈时间短于芩......
作者:王一飞;张明;耿琳 刊期: 2008- 05
动态资讯
- 1 疏肝健脾方对实验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羟色胺
- 2 中医证候研究要引入客观参照系
- 3 川芎嗪的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
- 4 子午流注纳支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16例
- 5 中医药在心力衰竭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 6 两种中医体质高血压病患者的表型与α-内收蛋白基因多态性分型的关系
- 7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70例
- 8 冠心病痰浊证与气虚证的代谢组学研究
- 9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鼻后滴漏综合征引发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
- 10 中医药研究中软指标测量工具的建立和应用探讨
- 11 中西医结合抗血小板治疗与监测研究进展
- 12 消瘀接骨散对骨关节炎患者血瘀指标及NF-κB/RelA通路的影响
-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后再发心绞痛82例
- 14 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观察
-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16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活性变化及银杏叶提取物的干预作用
- 17 加味没竭片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经期血浆催产素的影响
- 18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胆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的决策树诊断模型初探
- 19 黄连解毒汤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瘦素和抵抗素的影响
- 20 晕乃停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