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
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瘀证积分及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117例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分析hs-CRP与血瘀证积分、血脂、空腹血糖(FDG)、体重指数(BMI)、左室质量指数(LVMI)、纤维蛋白原(Fg)、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结果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血清hs-CRP水平与血瘀证积分、甘油三酯(TG)、FDG、BMI、LVMI、......
作者:骆杰伟;陈慧;吴小盈;兰健姿;邱志洁;严晓华;张雪梅 刊期: 2006- 07
-
中西药联合治疗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观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胺碘酮和稳心颗粒单用或联用在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持续性房颤患者41例,恢复窦性心律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胺碘酮(A组,14例)、厄贝沙坦加胺碘酮(B组,15例)和稳心颗粒加厄贝沙坦加胺碘酮(C组,12例)治疗6个月.结果心脏彩超左房内径B组和C组治疗后均改善(P<0.05),且C组改善程度优于B组(P<0.05);左室舒张末期直径C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
作者:谢培怡;沈盛晖 刊期: 2006- 07
-
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116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995-2005年间中医辨证治疗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116例,评价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及转归、24h动态心电图变化,并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患者1~5年心律、心率、用药和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情况.结果116例患者在3个月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4%.1~5年随访,除6例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外,其余患者病情稳定,且长期中药治疗无明显的不......
作者:马丽红;焦增绵;曲家珍;张瑞华;范爱萍 刊期: 2006- 07
-
肾衰合剂对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鼠促肾脏修复作用及其机理初探
目的动态观察中药复方肾衰合剂对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大鼠肾脏修复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4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均予肌肉注射甘油造成ARF模型,同时正常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西药组予维拉帕米、中药组予肾衰合剂灌胃.观察各组大鼠1~5天肾功能、肾脏病理、肾组织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mRN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变化.结果(1)肾功能:模型组及两用药组第1天时血肌酐(SCr)、......
作者:周瑾;涂晋文;邵朝弟 刊期: 2006- 07
-
大黄素对大鼠体外血管内皮一氧化氮cGMP信号途径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黄素的舒血管效应与血管内皮一氧化氮cGMP信号途径的关系.方法采用Med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灌流大鼠胸主动脉环张力变化;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大黄素处理后离体大鼠主动脉血管的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的变化.结果大黄素对苯肾上腺素和氯化钾预收缩的内皮完整和去内皮血管环具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非特异性钾通道抑制剂氯化铯......
作者:王为民;虞燕琴;钱令波;舒强;刘广义;林茹;杨军 刊期: 2006- 07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并发重症肝炎1例
2005年3月我们收治了1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在化疗缓解后并发重症肝炎,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50天,重症肝炎得以康复,AL完全缓解,已无病生存2年,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尔云;张铭 刊期: 2006- 07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半相合骨髓移植术预处理期并发急性阑尾炎1例
病例介绍患者徐某,男,33岁,因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M1型)于2005年10月7日入院,拟行异基因半相合骨髓移植术.患者此前予HA方案联合化疗1个疗程后达到完全缓解(CR),后又行4个疗程化疗巩固,Ara-c+MTX鞘内化疗1次.于-8日开始行预处理方案(BU+Ara-c+CTX)及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ATG+CsA+MTX+MMF)防止GVHD.患者-5天发现稀水便(量约100~200ml),无......
作者:周郁鸿;邵科钉;沈一平;叶宝东 刊期: 2006- 07
-
PubMed-MEDLINE数据库英文中医药信息检索方法的探讨
从文献检索实践的角度讨论PubMed-MEDLINE数据库中医药信息主题词检索方法的同时,还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了7种行之有效的自由词检索方法,以期对国内中医药学者在利用PubMed数据库系统检索国外英文中医药信息时有所帮助.......
作者:宋一伦;杨学智;吕晓燕;张丽华 刊期: 2006- 07
-
多次反复临床试验找到精确适应症是提高中医药疗效的重要途径
现代医学临床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是中医临床评价的利用对象,也是其临床评价结果能否被认可的基本前提.从中医辨证论治思维出发,第一次治疗过程是下一次治疗过程的诊断过程,因此,基于多次反复临床试验,找到精确适应症是提高中医药疗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吕爱平 刊期: 2006- 07
-
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抑菌活性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
为研究并分析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的抗菌作用,本研究取板蓝根粗粉500g,水煎煮2次,合并煎煮液并浓缩成浸膏,并以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得水煎液总提取物(G.E.156.6g)、石油醚提取物(P.E.0.19g)、乙酸乙酯提取物(EtOAc0.49g)、氯仿提取物(CHCl30.55g)、正丁醇提取物(nBuOH5.12g)及萃取后物质(R.E.116.25g)等不同极性部位.G.E.和R.E.以培养基L......
作者:赵艳玲;曲芬;肖小河;廖庆文;王伽伯;马永刚;孙玉琦 刊期: 2006- 07
动态资讯
- 1 食醋、乳果糖、乳果糖加大承气汤灌肠治疗肝性脑病32例
- 2 建立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难点与对策思考
- 3 毫米波穴位辐照加中药克痛宁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 4 新风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 5 靖咽袋泡茶治疗急性咽炎86例
- 6 清热活血类方药对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影响的研究与思考
- 7 冠心病血瘀证血小板差异功能蛋白筛选、鉴定及功能分析
- 8 胃乐散对大鼠胃溃疡黏膜碳酸氢盐转运蛋白CFTR、SLC26A3及SLC26A6的作用
- 9 1013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饮酒量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10 从脾胃论治糖尿病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 11 冠心Ⅱ号抗缺血性心肌损伤的自由基机理实验研究
- 12 多效药片(polypill)的临床应用与中成药的研发
- 13 新癀片外用的临床观察
- 14 第三届海峡两岸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 15 地黄饮子加减方与化痰通络汤对MCAO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
- 16 活血化瘀药物干预治疗慢性肺心病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 17 针刺内关治疗缺血性中风综合疗效的判定与优参数的筛选
- 18 补肾通脉方对伴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胰岛素抵抗及排卵障碍的影响
- 19 补肾益气活血方对胎儿生长受限孕鼠胎盘滋养细胞凋亡的影响
- 20 中西医结合工作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