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药在器官保存液中的应用
随着器官移植工作的逐步开展,器官的保存技术越发受到重视,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器官移植后的成活率.器官保存中缺血和再灌注损伤是导致保存器官组织损伤的重要原因,目前已得到公认.但因其机理十分复杂,现在尚未完全清楚,普遍认可的是氧自由基毒性学说和钙离子超负荷学说,二者相互关联,其共同结果是导致细胞膜性结构破坏以及线粒体功能障碍,ATP生成和储备减少,从而不能修复受损的组织细胞[1].......
作者:吴渊文;朱有华 刊期: 2004- 04
-
肝星状细胞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研究概况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是针对中药及其复方复杂多样的化学成分特点,用含药血清代替煎剂或粗提物进行实验研究的新方法,其可信性和科学性更强.肝星状细胞(hepaticstellatecell,HSC)在肝纤维化病理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1],近年来,国内学者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对肝星状细胞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周斌;姚乃礼 刊期: 2004- 04
-
养血清脑颗粒对偏头痛患者微循环和脑血流的影响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头痛,发作时常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现有的研究显示,养血清脑颗粒对偏头痛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1,2],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尚未明了.我们使用该药治疗45例偏头痛患者,结合治疗前后的甲襞微循环和脑血流图改变,与泰必利组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该药的疗效和作用机制.......
作者:俸军林;曾爱源;杜云鹏 刊期: 2004- 04
-
大承气汤加减佐治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胃肠功能障碍为儿科常见病症,是机体遭受各种应激因素后所致,是重症患儿病情加重或恶化的标志之一,被称为是激发炎症反应的策源地,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systemorganfailure,MSOF)的发动机,治疗不及时易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或MSOF而危及生命.目前,对其缺乏特异治疗,我们自2002年1月......
作者:庄永玲;万克林;杨军霞 刊期: 2004- 04
-
中西医抗化疗呕吐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向
抗化疗呕吐的中西医研究现状目前,化学药物治疗癌症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被公认为是治疗癌症的三大手段(手术、放疗、化疗)之一.然而,由于癌症患者体质较差以及对化疗之耐受性降低,加之抗癌药物在杀伤或抑制癌细胞的同时,正常组织、器官也受到损害,造成化疗患者时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
作者:张再康;冯瑞雪;王亚利;韩晓;白建乐;张秀琴 刊期: 2004- 04
-
规范的临床研究是中医药融入主流医学的关键
中医药学是我国源远流长的疾病防治技术,在西医学传入我国之前,中医学一直处于主流医学地位.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国际文化交流,中西医学相互渗透,在华人社区逐步形成了以西医学为主导、中医药学为辅助的局面,在中西医学并存的形势下,中医药学如何发展,如何尽快融入主流医学,是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问题.......
作者:卞兆祥;杨显荣 刊期: 2004- 04
-
三黄降糖方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
目的研究三黄降糖方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的作用及对心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造成大鼠糖尿病模型,于造模后2周起分别灌胃三黄降糖方(50g/kg)、达美康(20mg/kg)、卡托普利(15mg/kg)和尼群地平(30mg/kg),连续8周,检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Ins)、心脏/体重比值及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醛固酮(......
作者:邓常清;熊曼琪;邝秀英;何敏;李赛美;朱章志;徐秋英;张青云 刊期: 2004- 04
-
狼疮静颗粒对自发性狼疮小鼠肾狼疮样改变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狼疮静颗粒对自发性狼疮(NZB/NZWF1)小鼠狼疮样改变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狼疮静颗粒、泼尼松及狼疮静合泼尼松3组药物,对3月龄雌性BW狼疮模型小鼠进行干预治疗6~12周,观察对各组小鼠病情发展动态变化、CD4+、CD8+细胞和CD54表达改变及对肾小球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中西药物均能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小鼠狼疮样改变的部分症状和血浆CD4+、CD8+细胞分布,抑......
作者:朱方石;金实;汪悦;丁炜;周决;许兰文 刊期: 2004- 04
-
不同翻译手段在中医文献翻译中的辨证施用
翻译的主要手段是直译和意译.直译是基础,意译为辅助和补充.从翻译上的层次论来看,直译与意译的比重是依文体的不同而不同.在通常的情况下,翻译学术性科技文献基本采用直译法,注重较强的信息对应的准确性,而对文学作品则以意译为主,力求获得佳可读性与艺术性.中医文献虽属学术范畴,却渗透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和较强的古代哲理,任何翻译法的绝对化都是行不通的.......
作者:左连君 刊期: 2004- 04
-
第二届中日韩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纪要
第二届中日韩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于2003年11月22-24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是在1999年成功举办第一届学术大会基础上,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日本东洋医学会、韩国东医病理学会联合主办,日本微循环学会协办.......
作者:杜金行;贾海忠;史载祥 刊期: 2004- 04
动态资讯
- 1 中医药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重塑的优势与思考
- 2 成人微小病变肾病NPHS1、NPHS2基因多态性与激素敏感性和中医证型关系的分析
- 3 爱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老年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 4 中药明目汤对白塞氏病葡萄膜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 5 全身性炎症反应与中西医结合防治
- 6 川芎嗪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 7 肺纤平对博莱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大鼠Ⅰ、Ⅲ型胶原的影响
- 8 经筋微创疗法联合药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 9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研究新进展
- 10 不稳定心绞痛TIMI危险分层与中医血瘀证相关性研究
-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自体表皮移植术后疗效的影响
- 1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13 肾元颗粒含药血清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中Klotho/FGFR1/FGF2信号途径的影响
- 14 利胆合剂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胆汁淤积性肝病120例临床观察
- 15 急性过敏性紫癜免疫功能的改变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调节作用
- 16 华蟾素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
- 17 关于我国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和发展的思考
- 18 雷公藤多苷抑制炎症性肠病炎症活动的临床研究
- 19 健脾养正消癥方对裸鼠胃癌皮下移植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自噬机制的实验研究
- 20 中药狼疮静颗粒对狼疮性BXSB小鼠脾脏CD4+T、CD19+B细胞凋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