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
第12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纪要
......
作者:刘成海;胡义扬 刊期: 2004- 01
-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意见》座谈纪要
......
作者:李焕荣 刊期: 2004- 01
-
中医肝证的变量聚类分析
由于电子计算机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的进一步完善,流行病学研究已广泛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但是以此方法研究中医证侯学却较鲜见,有的甚至迄今仍为空白.中医学仍袭用几千年以来的经验归类的方法,对证侯进行分类.为深入探讨中医证侯分类的客观规律,验证中医学传统理论的正确性,使之与现代科学接轨.我们应用流行病学和变量聚类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对中医肝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作者:张世筠;沈明秀;王先春;谢小冰;杜宝俊;张茹兰;张汝箐;周群清;肖守贵;李洁;李育红;提桂香 刊期: 2004- 01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有关疗效评定的临床论著的初步方法学分析
从上一世纪80年代初创刊,至今已20年有余,目前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深受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欢迎,被视为重要的引证参考资料之一.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所2002年的报告,在1447种科技期刊中,被引的总频次排在第11位,列中医类第1位,并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之一[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1)∶59].......
作者:李宁;谢竹藩 刊期: 2004- 01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病理综合征.NAFLD表现不同程度的肝脏病变,从没有任何炎症的单纯脂肪肝至显著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严重炎症反应,主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3种类型.......
作者:厉有名 刊期: 2004- 01
-
加强中医药治疗脂肪性肝病的深入研究
脂肪肝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致使肝脏甘油三酯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在20世纪50年代从病理学角度提出.1980年Ludwig提出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sishepatitis,NASH)概念,即指以肥胖或急剧减肥、2型糖尿病、空回肠短路手术、药物损伤等为背景而发生的有别于酒精性肝损伤的脂肪性肝炎.NASH概念目前已被普遍接受.据近年报道,......
作者:胡义扬 刊期: 2004- 01
动态资讯
- 1 通心络干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 2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
- 3 部分高血压病患者证候和危险因素调查
- 4 大鼠酒精性肝损伤与肠内毒素渗漏的关系及健脾理气活血方的干预作用
- 5 大黄素和器官纤维化
- 6 中药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 7 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结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颈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
- 8 温化蠲痹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DNA甲基化转移酶表达的影响
- 9 健心平律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和水通道蛋白4的影响
- 10 我为中西医结合事业三易专业志不移
- 11 理虚解郁方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75例疗效观察
- 12 中药归参止痒方治疗血虚肝旺型老年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及对干细胞因子与强啡肽的影响
- 13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胃粘膜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的研究
- 14 肝豆片Ⅰ号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 15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介入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
- 16 四逆汤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内皮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 17 王拥军——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的继承与创新者
- 18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与心功能参数及甲状腺激素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 19 中药辨证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细胞色素氧化酶Ⅰ、Ⅱ、Ⅲ表达的影响
- 20 实验动态可视微循环与活血化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