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
新癀片、龙血竭和血康胶囊治疗舌乳头炎的临床观察
舌粘膜不仅是许多口腔粘膜病的好发部位,而且许多全身性疾病有特殊的征兆反映于舌粘膜.中医对舌的情况非常重视,认为心主舌,在窍为舌.已有研究表明口腔粘膜病与血液流变学等微循环因素关系密切[1-4].舌乳头炎的发生和发展亦与多因素有关,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常规治疗方法疗效不佳[1,2],近几年来我们对该病的血液流变学等微循环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应用新癀片、龙血竭和血康胶囊治疗舌乳头炎,取得了较好的临......
作者:张延琳;王嘉陵;杨芙蓉;李明 刊期: 2003- 09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40例疗效观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呼吸困难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呼吸系统疾病.笔者在常规平喘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镇喘汤治疗发作期支气管哮喘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达仁 刊期: 2003- 09
-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若干思考
高血压病是我国目前非传染性疾病中患病率高、心脑血管并发症严重的疾病.40年来,中医主要以肝肾阴阳模式治疗本病,取得了一些成绩,笔者在此就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一些问题谈一些看法,不当之处,敬请同道指正.......
作者:王振涛;韩丽华 刊期: 2003- 09
-
滋阴泻火中药对性早熟模型大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滋阴泻火中药对达那唑诱导的性早熟模型大鼠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垂体GnRH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滋阴泻火中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和中药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和中药组动物5日龄时皮下注射达那唑300μg;中药组在15日龄时开始喂饲滋阴泻火中药,生理盐水组同时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大鼠下丘脑GnRH的表达;逆转录聚......
作者:田占庄;赵宏;陈伯英 刊期: 2003- 09
-
中药狼疮静颗粒对狼疮性BXSB小鼠脾脏CD4+T、CD19+B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药狼疮静颗粒对BXSB狼疮性小鼠脾脏CD4+T、CD19+B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免疫双荧光染色法检测脾脏CD4+T、CD19+B细胞凋亡.结果:雄性BXSB小鼠脾脏CD4+T、CD19+B细胞凋亡加速,中药狼疮静颗粒可明显抑制BXSB小鼠脾脏CD4+T、CD19+B细胞凋亡率.结论:中药狼疮静颗粒通过抑制T、B淋巴细胞过度凋亡,可能阻抑了过量核酸抗原......
作者:刘喜德;金实 刊期: 2003- 09
-
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主编、副主编会议纪要
......
作者: 刊期: 2003- 09
-
中药治愈嗜酸细胞性小肠炎1例
病历简介患者,女性,64岁,因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1天于2003年1月27日就诊.......
作者:杨卓;王长洪;王立新;朱虹;陈山泉;张再辉;刘杨 刊期: 2003- 09
-
静脉滴注穿琥宁致过敏反应1例
病历简介患者,男,27岁,战士,因咽痛2天,发热5h入院检查,T:39.1℃,P:125次/min,Bp:120/80mmHg,血常规:白细胞12.9×109,其中淋巴细胞:0.20,单核细胞:0.025,粒细胞:0.773.......
作者:刘丽娜;宋立哲;武俊荣 刊期: 2003- 09
动态资讯
- 1 益气活血清热化湿方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
- 2 中成药名的常见英译结构
- 3 槐芍白翁煎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观察
- 4 中西医结合调节血脂代谢的探讨
- 5 通里化瘀醒脑汤辅助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 6 《盖仑:西医现代化的创始人》一书的简要评介
- 7 关于复方中成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 8 脾阳虚证模型大鼠回肠的比较蛋白质组学探析
- 9 中西医结合治疗轻、中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 10 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重症患者合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证候分析1例
- 11 槲皮素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机制研究进展
- 12 双黄连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观察
- 13 中药药对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 14 归肾丸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小鼠卵巢Oct-4、MVH及Egr-1表达的影响
- 15 定性研究的基本属性和常用研究方法
- 16 简约的病证辨治——中医现代化的初级阶段
- 17 左归丸对小鼠自身免疫性卵巢损伤的保护作用
- 18 禤国维解毒法治疗白疕临证思辨特点浅析
-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硬化的临床观察
- 20 中药预防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