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
半夏蛋白抗早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自20世纪70年代起,致力于三叶半夏抗早孕的研究,并于20世纪80年代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研究所合作分离了半夏结晶蛋白.此后,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该研究有所停滞,随着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与在线HPLC系统的联用,以及结构分析仪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蛋白质的研究获得新的契机,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玉东;李大金 刊期: 2003- 06
-
中药对中枢神经细胞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进展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在各学科的渗入,使中医药实验研究深入到分子、基因水平.近年来,国内许多科研单位及学者已着手中药对神经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而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中药作用原理与其生物活性成分调控基因表达有关[1],本文就中药对中枢神经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袁海峰;李玺 刊期: 2003- 06
-
肝郁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的研究
本研究采用放免法检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中医辨证肝郁为主患者血浆胃动素(Motilin,MTL)含量,并设同病异证、异病同证及健康对照组,以探讨肝郁证功能性消化不良与MTL的关系.......
作者:凌江红;黄李平;陈业强;秦荔荣;韦宗平;吴波 刊期: 2003- 06
-
灯盏花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尿微量白蛋白的出现既是其早期的主要特征,又是促使其肾脏病变发生、发展的一个因素.因此,逆转或消除尿微量白蛋白是临床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然而,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观察了灯盏花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康胜群;刘俊英 刊期: 2003- 06
-
中医脉诊位数形势属性的检测方法探讨
脉诊是中医的一项传统的重要诊法,脉诊的现代研究是结合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脉诊数字化的客观指标,可以规范脉诊术语,交流脉诊经验和研究成果,促进中医脉学的现代化,利于中医的国际化交流和推广;作为中医医疗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脉诊图具有可记录性、可重复性,在解决科研、临床、医疗纠纷中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有利于初学者掌握和推广脉诊技术,适用于新兴的远程医疗和网上会诊.......
作者:徐元景;牛欣 刊期: 2003- 06
-
肌生注射液心脏保护及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肌生(GL)注射液的心脏保护效果.方法:在改良的Euro-Collins心脏保存液(mEC液)中添加肌生注射液,以单纯mEC液为对照组,保存大鼠离体心脏20h,采用Langendorff离体鼠心灌注法,于再灌注40min,测定心功能、冠脉流量及心肌含水量.检测冠脉流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心肌组织的病理......
作者:张素清;施雪筠 刊期: 2003- 06
-
缺氧再给氧对内皮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益生注射液干预效果初探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缺氧再给氧)对内皮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益生注射液的干预效果.方法: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缺氧再给氧模型模拟体内缺血再灌注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并用益生注射液干预其缺氧再给氧过程.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胞内核因子-κB(NF-κB),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HLA-ABC、HLA-DR、CD86和CD54,并将内皮细胞与同种异体淋巴细胞混合培养(MELR),检测淋巴细胞增......
作者:蒋红梅;李胜富;李幼平;张立;蔡美英;吴大蓉 刊期: 2003- 06
-
广东省第五次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学术会议纪要
......
作者:孙立;张荣华;朱秉匡 刊期: 2003- 06
-
术兼中西学贯阴阳--我的手术与中医药结合之路
我走上中西医结合之路,可能与他人有点不同.我是分三步走:第一步,手术刀与终身事业的结合;第二步手术刀与中医专业的结合;第三步,手术刀与创新中药的结合.这三步攀登的动力都是患者的需求,以及个人感情上的鞭策.每当回首往事,有时连自己也感到不可思议,这是一条多么艰难险阻而又变幻莫测的道路啊!但是我内心也沾沾自喜,在中西医结合的风雨路上,每个攀登者都会感到人生价值的充实、成就和幸福感.......
作者:李乃卿 刊期: 2003- 06
-
关于非典型肺炎的防治
......
作者:曹洪欣;姚乃礼;王永炎;陈可冀;李连达;陆广萃 刊期: 2003- 06
动态资讯
- 1 中药白龙片与HMBA对人胃癌不同周期细胞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表达调控的共性研究
- 2 心血管疾病中医药调节的“新靶点”:自噬——由2016年诺贝尔医学奖引发的思考
- 3 虎杖苷对TGF-β1诱导的人类肺泡上皮A549细胞EMT的影响
- 4 神经甾体及神经递质与肝气逆证和肝气郁证经前期综合征发病的相关性
- 5 第十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纪要
- 6 三七总甙对人肾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 7 IgA肾病中西医诊疗进展和体会
- 8 外敷新癀片治疗面部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 9 冠心病痰浊证与气虚证的代谢组学研究
- 10 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及健骨二仙丸含药血清对BMSCs成脂、成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影响
-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膜增殖性肾炎肾病综合征31例
- 12 免疫滴金技术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特异性抗体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
- 13 彭清华教授运用活血利水法治疗术后角膜水肿的经验总结
- 14 全身热疗结合猪苓汤加味治疗中晚期膀胱癌42例
- 15 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联合黄芪生脉饮治疗子宫颈HPV感染疗效观察
- 16 益气活血利水法联合超滤干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顽固性心力衰竭
- 17 续断皂苷抗白血病作用的机制探讨
-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反复早期自然流产临床观察
- 19 益气养阴清热法辅助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疗效观察
- 20 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治疗中青年2级高血压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