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5370
邮发代号: 2-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出版周期:月刊
-
加味大承气汤防治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
肠梗阻是直肠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何防治直肠癌术后肠梗阻是外科医生非常关注的问题.现对我科1994年5月~2001年4月98例直肠癌术后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讨加味大承气汤在直肠癌术后防治早期肠梗阻的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有病例98例,其中常规处理组(对照组)56例,男27例,女29例;年龄22~87岁,平均58.7岁;行Miles术39例,Dixon术17例;早期应用加味大......
作者:孙平良;梁碧莲;欧阳国林 刊期: 2001- 12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痤疮56例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多不确切.我科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痤疮,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00例均为我科门诊患者,符合以下痤疮诊断标准:皮损为发生于颜面及上胸背部的丘疹、脓疱或结节、囊肿,并可见黑头粉刺,对称分布.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其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14~32岁,病程2个月~10年.其中丘疹性痤疮25例,脓疱性痤疮15例,......
作者:杨永生 刊期: 2001- 12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肺纤维化合并感染的疗效观察
自1993~2001年,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纤维化合并感染的患者60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30例作对比观察.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较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治愈率提高,0.5年内再次感染率降低.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90例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肺癌,均接受过胸部放疗.患者入院时均有频繁刺激性咳嗽,咯吐大量黄色脓痰,痰中带血,甚至咯吐大量暗红色鲜血,伴有发热胸痛,舌质红,苔......
作者:王爱蓉;吕丽荣;徐红燕;王洪燕 刊期: 2001- 12
-
藿朴止泻贴外敷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观察
1997年1月~1999年6月,我们应用藿朴止泻贴敷脐外治小儿泄泻,通过临床治疗前后对泄泻次数,粪便性状及发热、呕吐、腹胀、饮食、精神等症状的观察,外敷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50例患儿按照《中药新药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第一辑.1993∶227)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1994∶79)中标准,确定为非感......
作者:陈运生;熊翠凤;邓顺省;连玉玲;彭旦明 刊期: 2001- 12
-
调胃健脾汤配合枢复灵防治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的临床观察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时常产生恶心呕吐的副反应,尤以顺铂为主的化疗方案更为剧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笔者从1995年8月~2000年12月,在肿瘤化疗中采用自拟调胃健脾汤配合枢复灵防治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120例患者均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32~74岁.其中肺癌20例,乳腺癌16例,胃癌14例,......
作者:汪晓洁;陈祖琨 刊期: 2001- 12
-
新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及脾脏淋巴细胞超微结构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治疗作用及对滑膜细胞、脾脏淋巴细胞超微结构的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新风胶囊组和雷公藤组,每组15只,制备完全佐剂并分别向除正常对照组以外其余动物右后足跖皮内注射0.1ml致炎.电镜观察滑膜细胞、脾脏淋巴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包括线粒体肿胀、空泡变、嵴突病变等),计算各组线粒体病变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新风胶囊组及雷公藤组治疗后右后......
作者:刘健;郑志坚;方朝晖;崔宜武;雷黎;胡闻;韩明向 刊期: 2001- 12
-
川芎嗪对腹膜间皮细胞CD40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腹膜间皮细胞CD40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分别用4.25%腹透液、4.25%腹透液加γ-干扰素(IFN-γ,100u/ml)、4.25%腹透液加川芎嗪40mg/L、4.25%腹透液加IFN-γ100u/ml加川芎嗪40mg/L刺激细胞30min,以DMEM/F12培养基为对照组.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及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间皮细胞C......
作者:阳晓;叶任高;杨琼琼;孔庆瑜;杨念生;许韩师;余学清 刊期: 2001- 12
-
耳穴贴压法在前列腺术后不稳定膀胱综合征中的应用
不稳定膀胱综合征指膀胱充盈时患者企图抑制排尿而出现的一种自发或激发的逼尿肌收缩现象,常表现为尿急及急迫性尿失禁.前列腺手术后,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不稳定膀胱症状的发生,是由于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部受到较强刺激所致,目前尚无理想的手段很好地控制不稳定膀胱的发生.笔者根据中医学理论,采用耳穴贴压法和药物黄酮哌酯对40例前列腺手术后不稳定膀胱综合征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和对比,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
作者:季林香 刊期: 2001- 12
-
生大黄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内毒素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细胞严重受损常伴有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内毒素(LPS)刺激单核巨噬细胞使其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α),进一步介导肝细胞的损害.我们应用生大黄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观察LPS及TNF-α的变化,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慢性重型肝炎患者46例,早期30例,晚期16例.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中华传染病杂志1995;13(1)......
作者:饶日春;郑瑞丹;林福地;徐忠玉;张阳根;张闽峰 刊期: 2001- 12
-
参芪片合并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仍是影响疗效及使患者生畏的一个因素之一.扶正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院自1998年9月~2001年4月应用复方中药参芪片合并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96例,对化疗疗效、参芪片减毒效应、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等方面作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选择经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6例,临床分期属Ⅲ~Ⅳ期(分期标准按UICC1988年规......
作者:高绍荣;夏海平;史建国;仲维霞 刊期: 2001- 12
动态资讯
- 1 参芪片合并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 2 复方中药紫龙金克服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机制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 4 治风化痰平哮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临床研究
- 5 隔蒜灸治疗复治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观察
- 6 川芎嗪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血小板活化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 7 不同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对皮层神经元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及通络救脑注射液的保护作用
- 8 温里药配伍提高赤芍效应成分芍药苷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 9 215例湿热型强直性脊柱炎中药治疗数据挖掘及关联规则研究
- 10 35年中西医结合研究之感悟
- 11 天王补心汤结合睡眠卫生宣教对阴虚火旺型亚健康失眠的干预作用
- 12 太极拳对老年人下肢肌力及功能的影响
- 13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 14 加减半夏厚朴汤治疗伴心理因素功能性消化不良随机对照研究
- 15 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研究进展
- 16 雷公藤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研究
- 17 中医药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 18 针刺对N-甲基-N-亚硝脲诱导的视网膜变性大鼠感光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 19 益气补肺方干预重度肺功能不全患者肺切除的临床观察
-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膜增殖性肾炎肾病综合征31例